[發明專利]一種靠模控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13683.6 | 申請日: | 2014-07-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290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0 |
| 發明(設計)人: | 黃娟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娟娟 |
| 主分類號: | B23Q35/00 | 分類號: | B23Q35/00;B23Q35/4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2206 浙江省金***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控制系統 | ||
1.?一種靠模控制系統,包括靠模機構以及控制裝置(8),所述靠模機構包括:箱體(1)、活動靠模板(2)以及活動靠模板驅動裝置(4),所述箱體(1)總體為長方體形狀,具有內部空腔(14)以及縱向槽(13),活動靠模板(2)以及活動靠模板驅動裝置(4)設置在所述內部空腔(14)中,所述縱向槽(13)設置在所述箱體(1)的上表面處,活動靠模板(2)的上邊緣為終加工仿形輪廓(12),活動靠模板驅動裝置(4)能夠驅動所述活動靠模板(2)從而使其仿形輪廓(12)通過所述縱向槽(13)伸出于箱體(1)的上表面;其中,所述縱向槽(13)在所述上表面上沿著縱向槽(13)的縱向方向具有縱向凸唇,縱向凸唇的上邊緣為初加工仿形輪廓(11);當活動靠模板驅動裝置(4)驅動所述活動靠模板(2)從而使其仿形輪廓(12)通過所述縱向槽(13)伸出于箱體(1)的上表面時,所述終加工仿形輪廓(12)伸出于所述上表面的距離超過縱向凸唇的初加工仿形輪廓(11)伸出于所述上表面的距離;當活動靠模板驅動裝置(4)驅動所述活動靠模板(2)從而使其仿形輪廓(12)回落到所述縱向槽(13)中時,所述終加工仿形輪廓(12)整體位于縱向凸唇的初加工仿形輪廓(11)之下;
所述活動靠模板(2)的兩側對稱地設置有左限位凸耳和右限位凸耳,左限位凸耳的左側面(291)以及右限位凸耳的右側面(281)分別與所述內部空腔的內側面能滑動地接觸配合,并且所述活動靠模板(2)位于所述限位凸耳上方的左側面(293)和右側面(283)分別與所述縱向槽(13)的左端面和右端面能滑動地接觸配合,由此,對活動靠模板(2)的滑動導向;所述箱體(1)在所述縱向槽(13)的左右兩側分別為左限位壁(18)和右限位壁(15),左限位壁(18)和右限位壁(15)能夠分別與左限位凸耳和右限位凸耳的上表面接觸配合,從而起到對活動靠模板(2)的上行距離限位的作用;
所述活動靠模板驅動裝置(4)包括驅動電機(41)、螺桿(44)以及與螺桿(44)配合的螺母裝置(42),驅動電機(41)能夠驅動螺母裝置(42),螺桿(44)的下部與螺母裝置(42)配合,上端與托盤(43)固定連接,托盤(43)與活動靠模板(2)的下表面固定連接;
所述初加工仿形輪廓(11)用于控制刀具,對工件進行初加工;所述終加工仿形輪廓(12)用于控制刀具,對工件進行終加工;
所述控制系統(8)包括控制器(81)和位置傳感器(84),所述位置傳感器(84)用于檢測活動靠模板(2)下表面與箱體(1)的底部距離,所述控制器(81)能夠接收所述傳感器的位置信號,并能夠控制驅動電機(41)運動,并能控制走刀機構(84)的運動,走刀機構(84)能夠控制刀具沿著所述靠模機構縱向運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靠模控制系統,其中,所述靠模機構用于車削軸類零件,初加工仿形輪廓(11)用于在第一道次加工時控制車刀的第一進給量,所述終加工仿形輪廓(12)用于在第二道次加工時控制車刀的剩余進給量,
所述初加工仿形輪廓(11)和終加工仿形輪廓(12)的輪廓形狀滿足如下條件:
初加工仿形輪廓(11)的第一谷底部分(D1)在加工后得到工件上的第一凸出部分(T1),終加工仿形輪廓(12)在縱向方向上的對應位置處的第二谷底部分(D2)在加工后得到工件上的第二凸出部分(T2),所述第一凸出部分(T1)與第二凸出部分(T2)的直徑尺寸實質相同;
終加工仿形輪廓(12)具有第二谷峰部分(P2),初加工仿形輪廓(11)在縱向方向上的對應位置處設置有向外凸出的第一谷峰部分(P1),第一谷峰部分(P1)的向外凸出程度小于第二谷峰部分(P2)的凸出程度,即:初加工仿形輪廓(11)的谷峰部分(P1)到第一基準線(B1)的第一距離(C1)小于終加工仿形輪廓(12)的谷峰部分(P2)到第二基準線(B2)的第二距離(C2),所述第一基準線(B1)為經過初加工仿形輪廓(11)的谷底部分(D1)處與工件縱向軸線平行的直線,所述第二基準線(B2)為經過終加工仿形輪廓(12)的縱向位置相對應的谷底部分(D2)處與工件縱向軸線平行的直線;并且,第一谷峰部分(P1)的曲線曲率小于第二谷峰部分(P2)的曲線曲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娟娟,未經黃娟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13683.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卸船機螺旋絞龍連接組件
- 下一篇:升降裝置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