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憎水性建筑材料和防水屋面的施工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311164.6 | 申請日: | 2014-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635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26 |
| 發明(設計)人: | 賴振峰;吳敬朋;王萬金;賀奎;夏義兵;王靖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28/04 | 分類號: | C04B28/04;C04B28/06;C04B28/32;C04B24/26;E04D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梁朝玉;尚志峰 |
| 地址: | 100039***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性 建筑材料 防水 屋面 施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防水建筑材料技術領域,更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憎水性建筑材料及采用該憎水性建筑材料進行防水屋面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建筑工程的平屋面為了達到排除屋面雨水的目的,往往采用找坡的方法造成屋面坡度,即在水平屋面板上鋪設一層如爐渣(和/或煤渣)、陶粒、爐渣混凝土、加氣混凝土碎料、陶粒混凝土等輕質材料形成找坡層,以實現對屋面進行保溫、排水和防水的目的。
但在上述找坡施工方法中的幾種常規找坡材料,如陶粒等原材料采購困難,整體成本較高;并且,施工工藝相對落后,施工工序復雜;材料自身的吸水率大、完工后的屋面容易出現滲水、竄水等質量缺陷,同時會使找坡層的壽命被降低;另外,找坡層所使用的材料過多,導致找坡層容重大,增大了屋面所承受的負荷;此外,找坡層內的材料的導熱系數大,降低了找坡層的保溫性能;上述現象普遍存在于業內,已經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
為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憎水性能優、保溫性好、成本低、防水性好、容重低、使用壽命長的憎水性建筑材料。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防水屋面的施工方法,該防水屋面的施工方法簡單、快捷,施工效率高。
本發明第一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憎水性建筑材料,包括:水泥、骨料、如第一方面實施例所述的防水凝膠和水;以及各組分間的重量配比:水泥:骨料:防水凝膠:水為1:1.5~3:0.01~0.02:1.5~2.5;其中,所述防水凝膠包括的組份和各組分間的重量比為:植物油:15~20%;硬脂酸:4~8%;堿性化合物:5~12%;三聚氰胺:8~11%;硫酸鋁:3~6%;硅酸鈉:5~10%;聚乙烯醇:5~8%;磷酸三丁酯:0.5~2%;水:36~40%。
該憎水性建筑材料的骨料可使該憎水性建筑材料具有更好的保溫性;所使用的材料更為廉價,可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另外,在該憎水性建筑材料中加入的防水凝膠可使各種材料之間粘結地更為牢固、可靠,且防水凝膠具有的防水性可使該憎水性建筑材料在使用中有效防止水滲入到屋面內,同時提高找坡層的使用壽命;此外,所使用的材料容重更低,對屋面的壓力更小。
另外,本發明提供的上述實施例中的憎水性建筑材料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防水凝膠的制得方法為:
步驟11,將35~45wt%的水、15~20wt%的植物油和4~8wt%的硬脂酸分別加入反應器中,加熱至65~75℃,攪拌30~60分鐘,攪拌速率為60~150轉/分鐘;
步驟12,在步驟11的基礎上,將5~12wt%的堿性化合物加入所述反應器中,在75~85℃溫度下,加熱攪拌30~60分鐘,攪拌速率為60~150轉/分鐘;
步驟13,在步驟12的基礎上,將8~11wt%的三聚氰胺、3~6wt%的硫酸鋁和5~8wt%的聚乙烯醇分別加入所述反應器中,在75~85℃溫度下,加熱攪拌60~120分鐘,攪拌速率為60~150轉/分鐘;
步驟14,在步驟13的基礎上,將5~10wt%的硅酸鈉和0.5~2wt%的磷酸三丁酯加入所述反應器中,降溫至55~65℃,攪拌30~60分鐘,冷卻至40℃制得所述防水凝膠。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的水泥為硅酸鹽水泥、硫鋁酸鹽水泥、鐵鋁酸鹽水泥或氯氧鎂水泥中的任意一種。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的骨料為膨脹珍珠巖、膨脹玻化微珠、陶粒或漂珠中的任意一種或多種。
本發明第二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防水屋面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21,將水泥、骨料、防水凝膠和水按照1:1.5~3:0.01~0.02:1.5~2.5的重量比例混合均勻,得到憎水性建筑材料;
步驟22,將所述憎水性建筑材料攤鋪在屋面上;
步驟23,根據設計的厚度和/或坡度的要求,壓實所述憎水性建筑材料。
上述施工方法的操作步驟少,制備所需的設備少,所需的施工條件較為簡單,施工方法簡單,易于工人操作,相比現有技術中的施工方法,本施工方法的效率更高。
另外,本發明提供的上述實施例中的防水屋面的施工方法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在所述步驟23中,通過腳踩和/或碾壓機的方式壓實所述憎水性建筑材料。
本發明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明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1116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