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耗盡型溝道超勢壘整流器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11136.4 | 申請日: | 2014-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18006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3-15 |
| 發明(設計)人: | 陳文鎖;肖添;鐘怡;胡鏡影;張培健;劉嶸侃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中科渝芯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9/06 | 分類號: | H01L29/06;H01L29/78;H01L21/28;H01L21/336 |
| 代理公司: | 重慶大學專利中心50201 | 代理人: | 王翔 |
| 地址: | 401332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耗盡 溝道 超勢壘 整流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種耗盡型溝道超勢壘整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重摻雜第一導電類型襯底(10)、輕摻雜第一導電類型漂移區(20)、第二導電類型體區(22)、柵介質層(31)、多晶硅層(32)、化合物金屬層(33)和金屬層(34);
輕摻雜第一導電類型漂移區(20)覆蓋于重摻雜第一導電類型襯底(10)之上;
第二導電類型體區(22)浮空于輕摻雜第一導電類型漂移區(20)中;
柵介質層(31)覆蓋于輕摻雜第一導電類型漂移區(20)之上的部分表面;
多晶硅層(32)覆蓋于柵介質層(31)之上;
具有金屬導電特性的化合物金屬層(33)同時連接第二導電類型體區(22)、輕摻雜第一導電類型漂移區(20);化合物金屬層(33)還覆蓋于多晶硅層(32)之上;
金屬層(34)覆蓋于化合物金屬層(33)之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耗盡型溝道超勢壘整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導電類型體區(22)完全位于輕摻雜第一導電類型漂移區(20)之內,并與柵介質層(31)不相連。
3.一種用于制造權利要求1或2所述耗盡型溝道超勢壘整流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在重摻雜第一導電類型襯底(10)上覆蓋輕摻雜第一導電類型漂移區(20),選擇性的在所述輕摻雜第一導電類型漂移區(20)之上形成場介質層(30);
2〕選擇性的在所述場介質層(30)上覆蓋掩膜層(35);所述掩膜層(35)具有環形通槽;蝕刻掩膜層(35)環形通槽下方的場介質層(30),使得場介質層(30)上形成環形通槽后,將掩膜層(35)去除;
3〕選擇性的以第二導電類型的雜質摻雜場介質層(30)的環形通槽下方的所述輕摻雜第一導電類型漂移區(20),以形成終端保護環(21);所述終端保護環(21)中間的輕摻雜第一導電類型漂移區(20)為有源區;
4〕刻蝕所述有源區上方的場介質層(30);
5〕整個器件上表面形成柵介質層(31),在柵介質層(31)上再形成多晶硅層(32);
6〕在所述多晶硅層(32)上方覆蓋掩膜層(350);所述掩膜層(350)具有中央通孔和環形通槽;刻蝕所述掩膜層(350)的中央通孔和環形通槽下方的多晶硅層(32)和柵介質層(31);使得多晶硅層(32)和柵介質層(31)上形成中央通孔和環形通槽;所述多晶硅層(32)和柵介質層(31)的環形通槽下方是終端保護環(21)和輕摻雜第一導電類型漂移區(20);
向多晶硅層(32)和柵介質層(31)上的中央通孔和環形通槽下方的輕摻雜第一導電類型漂移區(20)注入第二導電類型的雜質(23)后,去除掩膜層(350);
7〕通過快速退火方式使步驟6〕注入的第二導電類型的雜質(23)自由擴散,形成位于輕摻雜第一導電類型漂移區(20)內的第二導電類型體區(22);
8〕蝕刻整個器件上表面,使得多晶硅層(32)有殘留,多晶硅層(32)和柵介質層(31)的中央通孔和環形通槽下方形成溝槽(36);
9〕在整個器件上表面,淀積一層金屬層(37);
10〕通過退火,使得所述金屬層(37)與非介質接觸的部分形成化合物金屬層(33);
11〕在化合物金屬層(33)上表面淀積上電極金屬層(34);
在重摻雜第一導電類型襯底(10)下表面淀積下電極金屬層。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耗盡型溝道超勢壘整流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形成的多晶硅層(32)還需要通過原味摻雜方式或者雜質注入后退火的方式完成摻雜。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耗盡型溝道超勢壘整流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9〕中,淀積金屬選擇自Pt、PtNi、Ti或T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中科渝芯電子有限公司,未經重慶中科渝芯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11136.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半導體元件
- 下一篇: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及其制備方法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