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藥組合物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310926.0 | 申請日: | 2014-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073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22 |
| 發明(設計)人: | 胥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胥玲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6 | 分類號: | A61K36/9066;A61P29/00;A61P19/02;A61K35/24;A61K35/58 |
| 代理公司: | 青島發思特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董寶錁 |
| 地址: | 2221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治療 風濕性關節炎 中藥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藥組合物,屬于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炎癥。可反復發作并累及心臟。臨床以關節和肌肉游走性酸楚、重著、疼痛為特征。屬變態反應性疾病,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多以急性發熱及關節疼痛起病。典型表現是輕度或中度發熱,游走性多關節炎,受累關節多為膝、踝、肩、肘、腕等大關節,常見由一個關節轉移至另一個關節,病變局部呈現紅、腫、灼熱、劇痛,部分病人也有幾個關節同時發病。不典型的病人僅有關節疼痛而無其他炎癥表現,急性炎癥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遺癥,但常反復發作。若風濕活動影響心臟,則可發生心肌炎,甚至遺留心臟瓣膜病變。
目前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中醫方法種類繁多,但基本以藥酒和外貼膏藥為主,但是對于不喝酒的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藥酒很不實用,外貼膏藥治標不治本容易復發。
發明目的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藥組合物,具有實用性強,雙管齊下標本兼治的優點。
所述的用于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
內服藥:
川烏1-5份,老鸛草3-7份,路路通3-7份,松節6-10份,川芎5-10份,五靈脂8-12份,郁金1-5份,細辛3-8份,獨活2-6份,蒼耳子1-4份,甘草5-9份,天麻4-6份,肉桂8-12份,夜交藤2-6份。
外用藥酒:
延胡索2-5份,桑枝8-12份,蒼耳子1-5份,白花蛇5-10份,姜黃3-8份,桂枝3-8份,伸筋草2-5份,丁香1-5份。
優選的,用于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
內服藥:
川烏3份,老鸛草5份,路路通5份,松節8份,川芎8份,五靈脂10份,郁金3份,細辛5份,獨活5份,蒼耳子3份,甘草7份,天麻5份,肉桂10份,夜交藤4份。
外用藥酒:
延胡索3份,桑枝10份,蒼耳子3份,白花蛇8份,姜黃5份,桂枝5份,伸筋草4份,丁香3份。
所述的內服藥,優選片劑、丸劑、膠囊。
所述的外用藥酒的制備方法是:分別選取優質的延胡索2-5份,桑枝8-12份,蒼耳子1-5份,白花蛇5-10份,姜黃3-8份,桂枝3-8份,伸筋草2-5份,丁香1-5份,研磨成粉末,加入到500份低度白酒中浸泡20-25天,用無菌紗布濾去藥渣,既得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外用中藥藥酒。
各中藥的藥理作用:
川烏:辛、苦,熱;有大毒。歸心、肝、腎、脾經。功能與主治: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用于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老鸛草:辛、苦,平。歸肝、腎、脾經。功能與主治:祛風濕,通經絡,止瀉利。用于風濕痹痛,麻木拘攣,筋骨酸痛,泄瀉痢疾。
路路通:苦,平。歸肝、腎經。功能與主治:祛風活絡,利水通經。用于關節痹痛,麻木拘攣,水腫脹滿,乳少經閉。
松節:苦;性溫。歸肝、腎經。功能主治:祛風燥濕;舒筋通絡;活血止痛。主風寒濕痹。歷節風痛;腳痹痿軟;跌打傷痛。
川芎:辛,溫。歸肝、膽、心包經。功能與主治: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用于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瘕腹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頭痛,風濕痹痛。
五靈脂:味苦;甘;性溫。歸肝、脾經。功能主治:活血止痛;化瘀止血;消積解毒。主心腹血氣諸痛;婦女閉經;產后瘀滯腹痛;崩漏下血;小兒疳積;蛇蝎蜈蚣咬傷。
郁金:辛、苦,寒。歸肝、心、肺經。功能與主治:行氣化瘀,清心解郁,利膽退黃。用于經閉痛經,胸腹脹痛、刺痛,熱病神昏,癲癇發狂,黃疸尿赤。
細辛:辛,溫。歸心、肺、腎經。功能與主治: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溫肺化飲。用于風寒感冒,頭痛,牙痛,鼻塞鼻淵,風濕痹痛,痰飲喘咳。
獨活:辛、苦,微溫。歸腎、膀胱經。功能與主治:祛風除濕,通痹止痛。用于風寒濕痹,腰膝疼痛,少陰伏風頭痛。
蒼耳子:辛、苦,溫;有毒。歸肺經。功能與主治:散風濕,通鼻竅。用于風寒頭痛,鼻淵流涕,風疹瘙癢,濕痹拘攣。
甘草:甘,平。歸心、肺、脾、胃經。功能與主治: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天麻:甘,平。歸肝經。功能與主治:平肝息風止痙。用于頭痛眩暈,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癲癇抽搐,破傷風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胥玲,未經胥玲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1092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