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鋰硫電池用正極材料及制備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10439.4 | 申請日: | 2014-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226259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倩;張華民;張洪章;王美日;曲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1M4/38 | 分類號: | H01M4/38;H01M4/62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馬馳 |
| 地址: | 116023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金屬硫化物 正極材料 硫單質 制備和應用 鋰離子傳輸 鋰硫電池 包覆 電子導電能力 半導體性質 化學環境 緊密包覆 顆粒表面 金屬 保證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鋰硫電池用正極材料及其制備和應用,正極材料由硫單質顆粒和金屬硫化物構成,一種或二種以上的金屬硫化物包覆于硫單質顆粒表面;所述金屬硫化物的金屬為Zn、Fe、Cd、Pb、Cu或Ag中的一種或二種以上。由于金屬硫化物本身具有半導體性質,可以提供一定的電子導電能力;金屬硫化物具有良好的鋰離子傳輸能力,保證了緊密包覆條件下的鋰離子傳輸;金屬硫化物在硫單質表面的包覆可以在溫和的化學環境中實現,簡單易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鋰硫二次電池材料及其制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鋰硫電池正極材料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日益增長的便攜式電子產品的需求,高能量密度的二次充電電池逐漸成為研究重點。鋰離子電池是目前綜合性能最好的二次電池,已經廣泛應用于手機、數碼相機、筆記本電腦等便攜式電子產品及電動工具。隨著各種規模的儲能電站、電動汽車、智能電網的迅猛發展,對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受電池體系和電極材料理論儲鋰容量的限制,即使考慮到今后采用具有更高比容量的正負電極材料和更先進的設計與制造技術,鋰離子電池的比能量也將停留在200Wh kg
單質硫作為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其理論容量可高達1675mAh/g,理論能量密度達2600Wh/kg。硫的儲量豐富,單質硫廉價、無毒性。所以,鋰硫電池是未來鋰二次電池的發展方向之一。
但是,由于單質硫的低電導率特點以及單質硫與鋰反應生成的眾多中間產物(多硫化物)易于溶入電解液,導致活性物質流失、電池自放電和電極鈍化等問題,目前通常是將單質硫填充在各類具有高比表面積、高孔隙率及良好導電性能特征的碳素類材料、導電高分子材料中,形成復合材料,以限制循環過程中多硫化物溶入電解液和由此引起的各種負面作用。
然而,通常的材料表面包覆方法是在顆粒表面包覆有機物,然后在還原氣氛下煅燒形成包覆產物。但是硫在高溫下煅燒會氣化,因此常規的包覆方法不適用于硫的碳包覆,硫的碳包覆往往需要極為苛刻的包覆條件,制備過程復雜。
另一方面,這種方法提高了硫正極的導電性,有效減緩了多硫化物向電解液的溶解。但是,為了更好的達到降低多硫化物的溶解,往往需要碳材料包覆層較厚,雖然保證了較好的導電性,但是鋰離子的傳輸受到了明顯抑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硫單質表面被金屬硫化物均勻包覆的鋰硫電池正極材料及制備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采用具體的技術方案如下:
正極材料由硫單質顆粒和金屬硫化物構成,一種或二種以上的金屬硫化物包覆于硫單質顆粒表面;
所述金屬硫化物的金屬為Zn、Fe、Cd、Pb、Cu或Ag中的一種或二種以上。
硫單質質量百分含量為10%-90%。
硫單質顆粒粒徑為1nm-200um。
本發明所述的鋰硫電池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將硫單質、水溶性硫化物和添加劑混合后用水溶解形成溶液或溶膠,超聲分散,緩慢加入含Zn、Fe、Cd、Pb、Cu或Ag中的一種或二種以上金屬離子的溶液,反應后自然冷卻,用有機溶劑和去離子水交替洗滌、過濾,干燥得到金屬硫化物包覆的硫正極材料;
所述水溶性金屬硫化物包括:硫化鈉,硫化鉀、硫化銫等;
所述添加劑為N-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AB)、聚乙二醇、Nafion或十二烷基磺酸鈉(SDS);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1043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磷酸鐵鋰的制備工藝
- 下一篇:一種純碳復合負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