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LED光源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309150.0 | 申請日: | 2014-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5158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7 |
| 發明(設計)人: | 周宇;薛信燊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紅綠藍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33/26 | 分類號: | H01L33/26;H01L25/075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專利商標事務所 44237 | 代理人: | 魏宏雄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寶***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led 光源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照明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LED光源。
背景技術
現有的普通臺燈多是高頻熒光燈,可以發出白色熒光進行照明,有著光線充足、穩定、耗能低,壽命長等優點,逐漸替代白熾燈,成為市面上最常見的臺燈。由于白色光本身為合成光,自然界中的白光由七色光合成,實際應用中可以用較少的幾種顏色合成白色光,即采用不同顏色的LED芯片組合搭配熒光粉,即可實現需要的白光。
由于顏色本身的疊加原理,要得到白色光,必須含有藍光,通過其與其他顏色光,例如黃光、紅光疊加,方可產生白色光。而藍光本身波長較短,是一種高頻率高能量的光,會產生肉眼無法看到的頻閃輻射,尤其是在臺燈這種特殊的應用場合,用戶往往距離燈源較近,這種頻閃輻射給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帶去了嚴重的危害。市場上的LED光源通常使用440nm-470nm的藍光進行設置,中國專利CN1255881C即采用了440nm-470nm的藍光,這種光波尤其對人眼傷害較大,而且長期使用這種臺燈的人,會更容易感到疲憊。因此如何有效的合成低頻白光,降低對人的危害,成為臺燈的重要發展方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LED光源,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臺燈合成白光中的有較高頻率的光,容易危害用戶健康的問題。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LED光源,包括多個用于發出白色光的LED發光件,各所述LED發光件包括波段為470-510nm的藍綠光LED芯片以及設置在所述藍綠光LED芯片外圍的熒光粉。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采用波段為470-510nm的藍綠光LED芯片提供藍光,其藍光部分的波長較長,不含有高頻光,進而與綠光、黃光或紅光混合生成白光,對用戶的健康影響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LED光源的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以下結合具體附圖對本實施例的實現進行詳細的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LED光源1,包括散熱基板13和多個用于發出白色光的LED發光件,LED發光件包括波段為470-510nm的藍綠光LED芯片121,在藍綠光LED芯片121外圍設置有熒光粉。
本實施例中采用藍綠光LED芯片121作為合成光之一,其波長為470—510nm,而與現有技術中采用的波長為380-410nm的紫光芯片,或者440-470nm的藍光芯片相比,其波長更長,相應的頻率更低,既能達到合成白光的目的,同時又不含較高頻率的光。在滿足用戶對于臺燈的照明需求前提下,減少了對身體健康的危害。這種藍綠光LED芯片121為現有技術中常見的一種LED芯片,廣泛應用于LED照明、信號等領域。
與藍綠LED芯片121配合的LED芯片可以有多種方案選擇,包括波長為510nm-540nm的綠光LED芯片、540nm-580nm的黃光LED芯片以及波長為580nm-700nm的紅光LED芯片中的一種,或者由上述三種芯片中的多種組合而成,可根據實際照明、功耗、設計要求進行靈活選擇。
為了便于敘述,本實施以圖示中的其他LED芯片122概括表示上述芯片。
熒光粉的設置可有多種方式,例如本實施例可以選擇設置一個LED燈具封蓋,在封蓋與藍綠光LED芯片121及其他LED芯片122之間可選擇性的填充透明熒光膠,當填充熒光膠時,在LED燈具封蓋的內壁涂覆熒光粉,LED發光件照射到燈具封蓋內側,發出光線;或者省略熒光膠時,熒光粉直接涂覆在LED芯片的外表面。
本實施例中還可以省略LED燈具封蓋,在藍綠光LED芯片121及其他LED芯片122外圍可選擇性填充透明熒光膠,當填充熒光膠時,熒光粉涂覆于熒光膠的外表面;當省略熒光膠時,熒光粉涂覆于LED芯片的外表面。
如圖1所示,藍綠光LED芯片121與其他LED芯片122平行設置,使其光線并排照射進行疊加混合。
在實際中,藍綠光LED芯片與其他LED芯片122相互之間也可以具有一定高度差,根據實際的照明區域和空間結構,設置其高度差,實現白光疊加即可。
以上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紅綠藍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紅綠藍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0915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