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黑色聚酰亞胺膜及其加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307981.4 | 申請日: | 2014-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192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18 |
| 發明(設計)人: | 林志維;羅吉歡 | 申請(專利權)人: | 達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79/08 | 分類號: | C08L79/08;C08K3/04;C08K3/34;B32B15/08;B32B27/06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苗征;于輝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竹***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黑色 聚酰亞胺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關于一種聚酰亞胺膜及其加工方法,尤其是關于一種可改善掉色問題之黑色聚酰亞胺膜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聚酰亞胺膜常用作軟性電路板之基材或覆蓋層(coverlay)之材料,在此種應用中,要求聚酰亞胺膜需具備低光澤度、低透光性及絕緣性等特性,其中,低光澤度可使元件外觀更具質感與美觀,絕緣性及低透光性則可保護內部電路板之電路設計。
一般而言,要制備兼具低光澤度、低透光性及絕緣性之聚酰亞胺膜,在聚酰亞胺膜制程中必須添加呈色添加劑(例如:色料、染料等)及消光劑(matting?agent)兩者,以黑色聚酰亞胺膜為例,通常藉由添加碳黑以降低聚酰亞胺膜之透光度并呈現所欲黑色。
于習知膜加工制程中,須將聚酰亞胺膜所制得之軟性電路板進行雷射鉆孔,再以電漿蝕刻去除鉆孔所產生之膠渣,才可進行后續貼膠及電鍍等制程。然而,如圖1A至圖1C所示,現有的黑色聚酰亞胺膜1于去膠渣(desmear)之電漿蝕刻13之步驟中容易產生掉色問題,即,該黑色聚酰亞胺膜1進行蝕刻時,黑色聚酰亞胺膜1中的聚酰亞胺聚合物11將被蝕刻,而其所含有的碳黑12逐漸裸露并堆積于黑色聚酰亞胺膜1之表面上,于后續制程中極容易脫落,造成后續加工設備之污染。因此,開發出可改善掉色問題之聚酰亞胺膜有其必要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黑色聚酰亞胺膜,包括:聚酰亞胺聚合物,其由二胺化合物及二酐化合物反應而形成;以及碳黑,含有氧原子與碳原子,其中該氧原子對該碳原子之重量比為11%以上。
所述的黑色聚酰亞胺膜中,以該聚酰亞胺膜之總重計算,分布在該聚酰亞胺聚合物中的該碳黑占0.5wt%至10wt%。
所述的黑色聚酰亞胺膜中,該碳黑中的氧原子對碳原子的重量比至少等于或高于15%。
所述的黑色聚酰亞胺膜中,該碳黑中的氧原子對碳原子的重量比至少等于或高于19%。
所述的黑色聚酰亞胺膜中,可進一步包括消光劑。
所述的黑色聚酰亞胺膜中,該消光劑選自聚酰亞胺粉體、氧化硅、或其組合。
本發明亦提供一種積層板,包括本發明之黑色聚酰亞胺膜,及設置于其表面之一或復數層之金屬層。
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為提供一種聚酰亞胺膜,包括:聚酰亞胺聚合物,其由二胺化合物及二酐化合物反應而形成;碳黑,含有氧原子與碳原子,其中該氧原子對該碳原子之重量比為11%以上;以及消光劑,該消光劑選自聚酰亞胺粉體、氧化硅、或其組合。
所述的聚酰亞胺膜中,以該聚酰亞胺膜之總重計算,該碳黑占0.5wt%至10wt%。
所述的聚酰亞胺膜中,該碳黑中的氧原子對碳原子的重量比至少等于或高于15%。
所述的聚酰亞胺膜中,該碳黑中的氧原子對碳原子的重量比至少等于或高于19%。
本發明亦提供一種積層板,其包括:上述的聚酰亞胺膜;以及一或復數金屬層,設置于該聚酰亞胺膜的表面。
本發明亦提供一種黑色聚酰亞胺膜之加工方法,包括:提供黑色聚酰亞胺膜,其中該黑色聚酰亞胺膜包含有聚酰亞胺聚合物及碳黑,該碳黑之氧原子對碳原子之重量比為11%以上;以及對于該黑色聚酰亞胺膜進行蝕刻,其中,該聚酰亞胺聚合物及該碳黑之蝕刻速率大約相同。
所述的加工方法中,以該聚酰亞胺膜之總重計算,該碳黑占0.5wt%至10wt%。
所述的加工方法中,該碳黑中的氧原子對碳原子的重量比至少等于或高于15%。
所述的加工方法中,該碳黑中的氧原子對碳原子的重量比至少等于或高于19%。
附圖說明
第1A圖至第1C圖繪示習知黑色聚酰亞胺膜進行電漿蝕刻的示意圖。
第2A圖及第2B圖繪示本發明黑色聚酰亞胺膜進行電漿蝕刻的示意圖。
附圖中符號說明:
2???黑色聚酰亞胺膜
21??聚酰亞胺聚合物
22??碳黑
23??電漿蝕刻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達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達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0798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