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以鋅渣氧粉為原料制備納米氧化鋅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304772.4 | 申請日: | 2014-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584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24 |
| 發明(設計)人: | 陳南春;楊利姣;詹峰;吳志能;袁琦;王靖淳 | 申請(專利權)人: | 桂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1G9/03 | 分類號: | C01G9/03;B82Y30/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41004 廣***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鋅渣氧粉 原料 制備 納米 氧化鋅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濕法冶金和超細材料制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從鋅渣氧粉中制備納米氧化鋅的方法。
背景技術
納米氧化鋅是一種多功能性的新型無機材料,由于晶粒細微化導致其表面電子結構和晶體結構發生改變,產生了宏觀物體所不具有的表面效應、體積效應、量子尺寸效應和宏觀隧道效應以及高透明度、高分散性等特點,使其在在磁、光、電及敏感性等方面具有普通氧化鋅無法比擬的卓越性能,因而在陶瓷、化工、醫藥、光學、生物學等領域具有重要的使用價值。氧化鋅的制備方法很多,主要有化學氣相反應法、固相法、溶膠凝膠法、水熱法、微乳法、直接沉淀法和均勻沉淀法等。研究者們基本上都是采用純鋅鹽為原料,工藝手段復雜,生產成本高,不適于工業化生產。因此,研究工藝簡單、原料成本低的制備超細氧化鋅的方法非常重要。
鋅渣氧粉是濕法煉鋅過程中,鋅精礦浸出渣在鼓風窯或回轉窯爐高溫焙燒,收集的揮發組分和粉塵,鋅含量較高,且主要以氧化鋅形式存在。目前,工業生產主要采用浸出-凈化-電解的工藝,生產鋅錠,而生產氧化鋅的卻很少。因此,利用廉價鋅渣氧粉制備較高附加值的超細氧化鋅,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發明利用鋅渣氧粉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備超細氧化鋅,方法操作簡單,成本低廉,工藝穩定可靠,易于實現工業化生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以鋅渣氧粉為原料制備納米氧化鋅的方法。
具體步驟為:
(1)將鋅渣氧粉烘干,機械粉碎,過100~140目篩,稱取20g,加入到80~200 mL濃度為0.5~2.5 mol/L的硫酸溶液中,在30~90 ℃條件下,水浴加熱攪拌反應0.5~2.5 小時后,過濾,得到浸出液。
(2)將步驟(1)所得浸出液除去雜質鐵,取50 mL浸出液,用NaOH溶液調節浸出液pH值為3~5,按化學反應式計算所需理論用量的0.8~2.0倍逐滴加入H2O2,50~90 ℃條件下,水浴加熱攪拌反應0.5~2 小時,過濾,得到凈化液。
(3)將步驟(2)所得的凈化液深度凈化,除去Cu、Cd和Co雜質,在凈化液中,按化學反應式計算所需理論用量的0.8~2.0倍加入還原鋅粉,30~90 ℃條件下,水浴加熱攪拌反應0.5~2 小時,過濾,得硫酸鋅溶液。
(4)取50 mL步驟(3)所得硫酸鋅溶液,逐滴加入90~140mL濃度為1 mol/L的NH4HCO3溶液,30~90℃條件下反應0.5~2小時,離心分離,分別用去離子水和無水乙醇各洗滌2~3次,得前驅體堿式碳酸鋅。
(5)將步驟(4)所得前驅體堿式碳酸鋅干燥后,在馬弗爐中300~600℃條件下煅燒1~4小時,即得到粒徑為8~15納米的氧化鋅。
本發明各工藝過程的主要反應式如下:
步驟(1)硫酸浸出過程:
ZnO + H2SO4 = ZnSO4 + H2O
ZnFe2O4 + 4 H2SO4 = ZnSO4 + Fe2(SO4)3 + 4 H2O
步驟(2)凈化除鐵過程:
2Fe2+ + 2H+ + H2O2 = 2Fe3+ + 2H2O
Fe3+ + 3OH- = Fe(OH)3↓+ H2O
步驟(3)深度凈化過程:
M2+ + Zn = M + Zn2+M代表Cu2+、Cd2+、Co2+等離子
步驟(4)制備前驅體和氧化鋅過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桂林理工大學,未經桂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0477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