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環形發光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301438.3 | 申請日: | 2014-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193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03 |
| 發明(設計)人: | 廖文琪;邱冠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向隆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S2/00 | 分類號: | F21S2/00;F21V19/00;F21V8/00;F21Y103/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興律師事務所 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強;楊東明 |
| 地址: | 201508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環形 發光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有關于一種環形發光裝置,尤指一種能夠實現均勻發光的環形發光裝置。
背景技術
現今環形光源的應用非常廣泛,例如汽車的后車燈、汽車的儀表板或是各式電子產品的操作面板的背光模組等。一般來說,現今常見的環形光源的多是由多個發光二極管與一導光圈所組成,而該些發光二極管對應設置于導光圈的下方,以直接將光束導入導光圈中,而使導光圈發亮,以形成環形光源。然而,此種環形光源在實際應用中,存在有多種缺失,例如使用者容易直接看到由發光二極管所產生的亮點或是亮線,且各發光二極管間的區域容易產生暗區,而產生環形光源的各區域的亮度不均勻的問題。再者,發光二極管所射出的光束,透過導光圈的折射,而產生的折射光,在使用者觀看時,容易發生眩光的問題。進一步來說,以直下式的LED架構而言,其直下式架構通常會較厚。相關資料可參閱臺灣專利證書號M460230所介紹的將多個發光二極管設置于完整圓環狀導光圈下方的結構,以及臺灣專利證書號M431282與臺灣專利公開號201122369所介紹的非完整無缺口圓環狀導光圈的結構。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能夠使得環形發光裝置所發出的光源能夠均勻出光,不會具有發光二極管所發出的光源經過導光圈后會產生亮點或是亮線的問題,以克服上述的缺失,已然成為該項事業所欲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環形光源無法達到均勻出光的缺陷,提供一種能夠使得環形發光裝置所發出的光源能夠均勻出光的環形發光裝置。
本發明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
本發明的其中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環形發光裝置,其包括一導光單元及一發光單元;所述導光單元具有一環形導光體及多個彼此分離且連接于所述環形導光體的圓弧形導光體,其中每一個所述圓弧形導光體具有一入光面;所述發光單元包括多個彼此分離且被所述環形導光體所圍繞的發光元件,其中每一個所述發光元件面向相對應的所述入光面;其中,所述環形導光體沿著一第一圓形軌跡延伸,多個所述發光元件沿著一第二圓形軌跡排列,每一個所述圓弧形導光體的兩相反末端分別相切于所述第一圓形軌跡及所述第二圓形軌跡。
本發明更于另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環形發光裝置,在上述環形發光裝置中,多個所述圓弧形導光體分別沿著多個第三圓形軌跡延伸,每一個所述第三圓形軌跡與所述第一、二圓形軌跡分別相切于一第一相切點及一第二相切點,所述圓弧形導光體連接于相對應的所述第三圓形軌跡的所述第一相切點與所述第二相切點之間。
承前所述,本發明于又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環形發光裝置,在上述環形發光裝置中,所述第一圓形軌跡與所述第二圓形軌跡具有相同的圓心,所述第一圓形軌跡、所述第二圓形軌跡及所述第三圓形軌跡三者的關系符合下列公式:R3=(R1+R2)/2,其中R1為所述第一圓形軌跡的半徑,R2為所述第二圓形軌跡的半徑,R3為所述第三圓形軌跡的半徑。
此外,本發明于再一實施方式中,提出上述環形導光體具有一內環繞表面及一外環繞表面,環形導光體的內環繞表面及外環繞表面之間的距離定義為一第一徑寬,其中每一個圓弧形導光體具有一內圓弧形表面及一外圓弧形表面,圓弧形導光體的內圓弧形表面及外圓弧形表面之間的距離定義為一第二徑寬。
由此,本發明可于一實施方式中,定義R1=r1或R1=r1+w1,r1為第一圓形軌跡的圓心至內環繞表面的距離,w1為第一徑寬。并進一步于另一實施方式中,定義當R1=r1時,第一圓形軌跡位于內環繞表面上,當R1=r1+w1時,第一圓形軌跡位于外環繞表面上。
或者,本發明亦可于一實施方式中,定義R2=r2或R2=r2±(w2/2),r2為第二圓形軌跡的圓心至發光元件的中心的距離,w2為第二徑寬。并進一步于另一實施方式中,定義當R2=r2時,第二圓形軌跡通過多個發光元件的中心;當R2=r2+(w2/2)時,第二圓形軌跡內切于外圓弧形表面;當R2=r2-(w2/2)時,第二圓形軌跡內切于內圓弧形表面。
更或者,本發明可于一實施方式中,定義多個圓弧形導光體等間隔地從環形導光體的內環繞表面向內延伸,多個發光元件等間隔地排列在第二圓形軌跡上。
本發明的積極進步效果在于: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環形發光裝置通過“環形導光體沿著一第一圓形軌跡延伸,多個發光元件沿著一第二圓形軌跡排列,每一個圓弧形導光體的兩相反末端分別相切于第一圓形軌跡及第二圓形軌跡”,以達到提供無亮(暗)帶的均勻環狀光源的功效。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上視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向隆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向隆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0143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