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處理系統以及水處理系統的水處理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301217.6 | 申請日: | 2014-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500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31 |
| 發明(設計)人: | 中野敬子;北村光太郎;隅倉岬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日立制作所 |
| 主分類號: | C02F9/04 | 分類號: | C02F9/04;B01D61/12;C02F103/08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呂林紅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處理 系統 以及 方法 | ||
1.一種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該水處理系統包括:預處理部,其用于對原水進行預處理;脫鹽部,其具有使用分離膜自被該預處理部預處理過的原水分離被分離物質的分離膜單元;以及監視部,其處于上述預處理部與上述脫鹽部之間;
上述分離膜單元具有RO膜元件,該RO膜元件是通過使配置為多層的分離膜與將該分離膜之間分離的隔離物呈螺旋狀卷繞形成的,
上述監視部具有:監視部件,其設于將上述預處理部與上述脫鹽部連接的配管的旁通配管,且由至少一個面透明或者半透明的密閉容器構成;以及
拍攝部件,其使在該容器內流動的原水自上述透明或者半透明的面可視化;
在上述容器內配置有模擬上述分離膜以及上述隔離物而成的污染形成材,上述拍攝部件能夠自上述透明或者半透明的面拍攝在上述污染形成材中流動的原水,上述監視部件為比上述脫鹽部容易產生污染的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
上述監視部件的上述污染形成材使以預定的間隔形成有點的纖維沿與RO膜供給水的流動正交的方向排列,且相鄰的纖維的點的位置交錯配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
上述監視部件的上述污染形成材通過將縱線與橫線交替交織而形成網狀,該網的間隔比上述RO膜元件的隔離物的網間隔窄。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
上述監視部件的上述污染形成材具有多個球狀的突起。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
上述監視部件的通水阻力大于上述分離膜單元的通水阻力。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
上述監視部件的污染形成材的膜面的線流速大于上述分離膜單元的RO膜元件的膜面的線流速。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
上述預處理部具有注藥系統與超濾膜單元,該注藥系統具有將原水所包含的細菌殺菌的殺菌劑注入部與使原水所包含的被處理物質絮凝的絮凝劑注入部。
8.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
上述監視部件構成為,在形成于在至少一方為透明或者半透明的兩張平行配置平板之間的空間的拍攝側配置有上述污染形成材。
9.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
上述污染形成材利用聚乙烯、聚丙烯形成。
10.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
上述分離膜是反滲透膜。
11.一種水處理系統的水處理方法,是在具有使用分離膜自原水分離被分離物質的分離膜單元的水處理系統中,防止因被分離物質吸附并產生于分離膜單元內的污染導致堵塞的水處理系統的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分離膜單元的上游側使原水旁通,使旁通后的原水在監視部件內流動,利用拍攝部件拍攝在上述污染形成材中流動的原水而預測污染的產生,上述監視部件內置有上述分離膜單元所具有的分離膜以及比隔離物容易產生污染的結構的污染形成材。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水處理系統的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污染形成材著色,或者吸附于上述污染形成材的吸附物的拍攝面積占據上述拍攝部件所拍攝的面積中的比例超過預定值時,當作產生上述污染,實施對水處理系統進行清洗或者藥劑注入、改變超濾膜的運轉條件中的至少一者。
13.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水處理系統的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水處理系統為海水淡化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日立制作所,未經株式會社日立制作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01217.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油茶與核桃間種方法
- 下一篇:異形密封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