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纏腰龍的中藥組合物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296794.0 | 申請日: | 2014-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138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03 |
| 發明(設計)人: | 陳曉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蚌埠明日欣醫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69 | 分類號: | A61K36/8969;A61P31/22;A61P17/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專利商標事務所 34113 | 代理人: | 楊晉弘 |
| 地址: | 23301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纏腰龍 中藥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纏腰龍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纏腰龍,又稱纏腰火龍、蛇盤瘡、飛蛇和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癥性皮膚病,中醫稱為“纏腰火龍”、“纏腰火丹”,俗稱“蜘蛛瘡”、“蛇丹”。其主要特點為簇集水泡,沿一側周圍神經作群集帶狀分布,伴有明顯神經痛。初次感染表現為水痘,以后病毒可長期潛伏在脊髓后根神經節,免疫功能減弱可誘發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可再度活動,生長繁殖,沿周圍神經波及皮膚,發生帶狀皰疹。
現有治療帶狀皰疹一般以止痛、鎮靜和防止繼發感染為原則,注射抗生素、干擾素等抗病毒藥來達到治療的目的。采用全身應用抗病毒、鎮靜和止痛藥,皰疹處涂以抗生素類固醇乳劑或油膏,其需反復用藥,止痛效果不佳、治療周期長。
中醫認為本病由于情志內傷,肝氣郁結,久而化火,肝經火毒蘊積,夾風邪上竄頭面而發;或夾濕邪下注發于陰部及下肢;火毒熾盛者多發于軀干。《外科正宗》認為“心火妄動,三焦風熱乘之,發于肌膚”。可因神經內傷以致肝膽火盛,另因肺濕內蘊,外受毒邪而誘發。疼痛原因是毒邪化火,與肝火、濕熱搏結,阻于經絡,氣血不通,不通則痛。或者說肝火脾濕郁于內,毒邪乘之誘于外,氣血瘀阻為其果。毒火稽留血分,發為紅斑,濕熱困于肝脾,遂起水皰,氣血阻于經絡,則現疼痛。?年老體弱者,常因血虛肝旺,濕熱毒蘊,致氣血凝滯,經絡阻塞不通,以致疼痛劇烈,病程遷延。本病初期以濕熱火毒為主,后期是正虛血瘀夾濕為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就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依據中醫理論提供一種對于纏腰龍的治療具有療效明顯,組方簡單,治療成本低廉,且毒副作用小的中藥組合物。
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治療纏腰龍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制成:全瓜蔞50-80份,玉竹50-80份,甘草10-20份,紅花5-15份,打破碗花花5-15份。
配方優選為:
全瓜蔞60份,玉竹60份,甘草15份,紅花8份,打破碗花花10份。
制備方法:
按重量配比取全瓜蔞與玉竹進行乙醇浸提,再回收乙醇后所得提取物備用,將甘草、紅花、打破碗花花進行超細粉碎至800目細粉,將提取物與超細粉混合后,加入藥劑學中常用添加劑,可以制成片劑、膠囊、散劑等各種常用劑型。
服藥說明:
每日飯后各服用一次,每次服用藥物中含有2克生藥,5天為一個療程。
組成本發明的各中藥原料的詳細說明如下:
全瓜蔞:味甘、苦,性寒。入肺、胃、大腸經。具有潤肺,化痰,散結,滑腸等功效。常用于治療痰熱咳嗽,胸痹,結胸,肺痿咳血,消渴,黃疸,便秘,癰腫初起等癥。栝樓在體外對大腸桿菌、宋內氏痢疾桿菌、變形桿菌等有某些抑制作用。水浸液(1:2)在體外對某些皮膚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體外試驗中,全栝樓煎劑(20%煎劑)對腹水癌細胞有致死作用。
玉竹:味甘,性微寒。歸肺、胃經。具有養陰潤燥,生津止渴等功效。常用于肺胃陰傷,燥熱咳嗽,咽干口渴,內熱消渴等癥。動物實驗表明:醇提物灌胃,可明顯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抗體水平,增強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改善脾淋巴細胞對ConA的增殖反應,說明玉竹可能是一種以增強體液免疫及吞噬功能為主的免疫增強劑。
甘草:味甘,性平。歸心、肺、脾、胃經?。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等功效。常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甘草甜素或其鈣鹽有較強的解毒作用,對白喉毒素、破傷風毒素有較強的解毒作用,對于一些過敏性疾患、動物實驗性肝炎、河豚毒及蛇毒亦有解毒作用。其解毒作用機制可能是多方面的,通過物理、化學方式的沉淀、吸附與結合,加強肝臟的解毒機能以及甘草甜素的水解產物葡萄糖醛酸也是解毒作用的有效成分。此外,甘草次酸對大白鼠的棉球肉芽腫、甲醛性浮腫,結核菌素反應、皮下肉芽囊性炎癥均有抑制作用。甘草酸銨、甘草次酸鈉能有效影響皮下肉芽囊性炎癥的滲出期及增生期,其作用強度弱于或接近于可的松。甘草酸的各種制劑之抗炎作用,以琥珀酸鹽的活性較高,但毒性亦大。
紅花:味辛,性溫。歸心、肝經。具有活血通經,散瘀止痛等功效。常用于經閉,痛經,惡露不行,癥瘕痞塊,跌撲損傷,瘡瘍腫痛等癥。本品中所含紅花素具有降低冠脈阻力,增加冠脈流量和心肌營養的作用;所含紅花甙對大鼠體外血栓形成有明顯抑制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蚌埠明日欣醫藥有限公司,未經蚌埠明日欣醫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9679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氣幕式防塵密封結構
- 下一篇:一種靜環雙端面機械密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