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油氣混輸系統及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296339.0 | 申請日: | 2014-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75113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2-01 |
| 發明(設計)人: | 申芙蓉;林罡;王春輝;陳小峰;馮宇;王昌堯;張平;何毅;趙秋雅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長慶科技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7D1/00 | 分類號: | F17D1/00;F17D3/05 |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61108 | 代理人: | 張培勛 |
| 地址: | 710018 陜西省***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油氣 系統 控制 方法 | ||
1.一種油氣混輸系統,包括設置在輸油管線上游端的分離緩沖罐(1),下游端的主輸油泵(3),所述分離緩沖罐(1)上部通過管道聯接有氣液分離器(2),所述分離緩沖罐(1)下部通過閥門九(16)聯接有主輸油泵(3),所述主輸油泵(3)通過設置在主輸油泵(3)下游端的閥門七(14)外輸;其特征在于:
還包括設置在分離緩沖罐(1)上游端的三通閥一(6)、設置在所述主輸油泵(3)與閥門九(16)之間的三通閥二(8)和連接在三通閥二(8)另一個出口端的事故油箱(5);
所述三通閥一(6)的另一個出口端與閥門九(16)的出口端連接;
所述的三通閥二(8)與事故油箱(5)之間還設有閥門一(7)。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油氣混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閥二(8)另一個出口端聯接有輔輸油泵(4),所述輔輸油泵(4)聯接在閥門七(14)出口端,所述輔輸油泵(4)與閥門七(14)之間設置有閥門五(12)。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油氣混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事故油箱(5)通過閥門六(13)連接在主輸油泵(3)與閥門七(14)之間。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油氣混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事故油箱(5)通過閥門四(11)連接在輔輸油泵(4)與閥門五(12)之間。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油氣混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事故油箱(5)下設置有閥門八(15),所述閥門四(11)和閥門六(13)通過閥門八(15)聯接在事故油箱下部。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油氣混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門五(12)出口端通過管道聯接在閥門七(14)出口端。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油氣混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輸油泵(3)與三通閥二(8)之間設置有閥門三(10)。
8.一種油氣混輸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正常生產時,三通閥一(6)通往分離緩沖罐(1)一端的出口關閉,另一個出口打開,三通閥二(8)通往輔輸油泵(4)一端的出口關閉,另一個出口打開,來液進站經過收球、加藥、加熱后通過三通閥一(6)、三通閥二(8)直接進入主輸油泵(3),經增壓后經閥門七(14)外輸;
若來氣量較多,或來液波動較大,三通閥一(6)通往分離緩沖罐(1)一端的出口關閉,另一個出口打開,三通閥二(8)通往輔輸油泵(4)一端的出口關閉,另一個出口打開,來液進站經過收球、加藥、加熱后通過三通閥一(6)、三通閥二(8)直接進入主輸油泵(3),經增壓后經閥門七(14)外輸;同時再開啟閥門一(7)、閥門二(9),此時事故油箱(5)內原油通過閥門一(7)、閥門二(9)進入輔輸油泵(4),經增壓后通過閥門五(12)進行補液;?
當加熱爐供氣不足時,三通閥一(6)通往分離緩沖罐(1)一端的出口打開,另一個出口關閉,三通閥二(8)通往輔輸油泵(4)一端的出口關閉,另一個出口打開,來液進站經過收球、加藥、加熱后通過三通閥一(6)進入分離緩沖罐(1),分離出的原油依次通過閥門九(16)、三通閥二(8)進入主輸油泵(3),經增壓后經閥門七(14)外輸;分離出的氣體進入氣液分離器(2)進行二次分離,然后給加熱爐供氣。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油氣混輸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所述事故油箱(5)儲油不足時,打開閥門八(15)和閥門六(13)或閥門四(11),由主輸油泵(3)或輔輸油泵(4)提供原油來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長慶科技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未經西安長慶科技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96339.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筒
- 下一篇:用于天然氣罐的熱管理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