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煅燒爐的外部冷卻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293915.6 | 申請日: | 2014-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3001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03 |
| 發明(設計)人: | 齊忠昱;方明勛;王林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7D9/00 | 分類號: | F27D9/00 |
| 代理公司: | 沈陽優普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張志偉 |
| 地址: | 110001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煅燒 外部 冷卻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高溫煅燒領域,尤其是一種用于高溫煅燒爐的外部冷卻裝置。
背景技術
石油焦經過高溫煅燒并保溫一定的時間是脫硫的有效方法之一,通過高溫煅燒對石油焦進行脫硫對環境保護具有深遠的意義。而無煙煤在用于炭素制品生產之前,必須經過高溫煅燒以除去其中的揮發份,降低無煙煤的電阻率。隨著煅燒原料的及產品的多樣化,煅燒爐的操作參數也隨著煅燒原料及產品的變化而變化。電煅燒爐爐內溫度可達1700-3000℃,是石油焦脫硫和降低無煙煤電阻率的簡單有效的方法,因此電煅燒爐是有很廣闊的發展前景的。
煅燒爐按物料的煅燒情況可分為預熱區、高溫區和冷卻區三個區域,現有技術大多是采用水冷卻支架這種內部冷卻方式,其不足之處在于:首先這種冷卻方式由于其體積大占用爐內的有效高度造成浪費,其次為了提高冷卻效果不得不增加冷卻區的長度,進而增加爐體和廠房的高度,增加了設備的投資。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煅燒爐的外部冷卻裝置,可提高冷卻效果,降低爐體和操作平臺的高度,減少設備的投資。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煅燒爐的外部冷卻裝置,該外部冷卻裝置由左右兩部分空心半圓筒體冷卻裝置組成,獨立的空心半圓筒體構成環形主體結構,空心半圓筒體內部由下至上設置隔板,分成兩個以上的冷卻水腔,相鄰隔板的流水口交錯布置,每個環形主體結構設置進水管和出水管。
所述的煅燒爐的外部冷卻裝置,該外部冷卻裝置包括:出水管、進水管、上蓋板、外壁、隔板、內壁、下蓋板、流水口、側壁、空心半圓筒體,具體結構如下:
由上蓋板、下蓋板、外壁、內壁和側壁組成空心半圓筒體的內腔,該內腔通過隔板分割成兩個以上獨立的空心半圓筒體,相鄰隔板之間形成冷卻水腔,進水管和出水管分別設置在下部和上部獨立的空心半圓筒體內部;隔板設置有流水口,相鄰隔板的流水口交錯布置。
所述的煅燒爐的外部冷卻裝置,隔板設置為1至5個,相應獨立的空心半圓筒體的冷卻水腔為2至6個。
所述的煅燒爐的外部冷卻裝置,左右兩部分空心半圓筒體冷卻裝置之間設置密封件,通過緊固件將其連接成煅燒爐外部冷卻裝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及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由獨立的空心半圓筒體構成環形主體結構,空心半圓筒體內部由下至上設置隔板,分成幾個冷卻水腔,相鄰隔板的流水口交錯布置,每個成環形主體設置進水管和出水管。從而,將環形主體結構設置于高溫煅燒爐的外側,可以提高冷卻效果,降低爐體的高度,減小設備的投資,并延長了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煅燒爐外部冷卻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煅燒爐外部冷卻裝置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煅燒爐外部冷卻裝置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左右兩部分空心半圓筒體冷卻裝置分解安裝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相鄰隔板的流水口交錯布置結構示意圖。其中,(a)圖為流水口的位置之一;(b)圖為流水口的位置之二;(c)圖為流水口的位置之三。
圖中,1.出水管;2.進水管;3.上蓋板;4.外壁;5.隔板;6.內壁;7.下蓋板;8.密封件;9.緊固件;10.流水口;11.側壁;12.空心半圓筒體冷卻裝置;13.空心半圓筒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的實施例結合附圖加以詳細描述,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受實施例所限。
如圖1至圖3所示,本發明煅燒爐的外部冷卻裝置由左右兩部分空心半圓筒體冷卻裝置12組成,主要包括:出水管1、進水管2、上蓋板3、外壁4、隔板5、內壁6、下蓋板7、密封件8、緊固件9、流水口10、側壁11、空心半圓筒體13等,由獨立的空心半圓筒體13構成環形主體結構,空心半圓筒體13內部由下至上設置隔板5,分成兩個以上的冷卻水腔,相鄰隔板5的流水口10交錯布置,每個環形主體結構設置進水管2和出水管1。具體結構如下:
以左側為例,由上蓋板3、下蓋板7、外壁4、內壁6和側壁11組成空心半圓筒體13的內腔,由隔板5將其分割成兩個以上獨立的空心半圓筒體13,相鄰隔板5之間形成冷卻水腔,進水管2和出水管1分別設置在下部和上部獨立的空心半圓筒體13內部。隔板5設置有流水口10,相鄰隔板5的流水口10交錯布置,可將更多的熱量隨冷卻水流出,進一步提高冷卻效果。
其中,隔板5設置為1至5個,相應獨立的空心半圓筒體13的冷卻水腔為2至6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沈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9391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