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RGBW動態色彩保真度控制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293710.8 | 申請日: | 2014-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52699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15 |
| 發明(設計)人: | A·高城 | 申請(專利權)人: | 英特爾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T5/00 | 分類號: | G06T5/00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72002 | 代理人: | 舒雄文,蹇煒 |
| 地址: | 美國加***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rgbw 動態 色彩 保真度 控制 | ||
技術領域
實施例總體涉及顯示器。更具體地,實施例涉及RGBW(紅、綠、藍、白)顯示器中的動態色彩保真度控制。
背景技術
常規的液晶顯示器(LCD)可以包含夾在兩片薄的玻璃基板之間的液晶。從背光燈發射的光可以由液晶控制,其中,濾色器可以形成于玻璃基底之一上,以便使得色彩的顯示成為可能。傳統的紅、綠、藍(RGB)濾色器的每一個像素可以包含具有紅-綠-藍成分的三-子像素配置。濾色器技術的最近的發展已經導致RGBW濾色器的構想(formulation),其中,RGBW濾色器的每一個像素可以包含具有藍-白(BW)成分或紅-綠(RG)成分的二-子像素配置。雖然RGBW濾色器相對于傳統的RGB濾色器可以增大透射率、分辨率以及功率效率,但是歸因于相對于RGB濾色器配置,RG/全白色比率的降低,黃色色彩飽和度可以減小。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下面的說明書和所附權利要求以及參照下面的圖樣,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實施例的各種優點將變得顯而易見,其中:
圖1是RGB濾色器版圖和RGBW濾色器版圖的范例的示例;
圖2是根據實施例的模式變化途徑的范例的框圖;
圖3是根據實施例的控制色彩保真度的方法的范例的流程圖;
圖4是根據實施例的用戶界面的范例的示例;
圖5是根據實施例的一對圖像和相關聯的直方圖的范例的示例;
圖6是根據實施例的通信鏈接的范例的框圖;以及
圖7是根據實施例的移動設備的范例的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轉至圖1,示出了一組濾色器版圖。版圖可以總體用于液晶顯示器(LCD),以使得色彩的顯示成為可能。在示例的范例中,紅、綠、藍(RGB)版圖10包含三-子像素配置,該三-子像素配置中每一個像素包含紅-綠-藍成分。另一方面,紅、綠、藍、白(RGBW)版圖12可以包含兩-子像素配置,該兩-子像素配置中每一個像素包含藍-白(BW)成分或紅-綠(RG)成分。每一BW成分中的白子像素可以使得相對高的量的背光能量通過濾色器成為可能。結果,可以降低功率消耗。另外,RGBW版圖12中的更大寬度的子像素可以增大分辨率并且進一步地增高功率效率。然而,值得特別指出的是,RGBW版圖12可以包含比RGB版圖10低的紅-綠(GB)/全白色比率。而且,因為紅光和綠光結合以形成黃光,所以相對于RGB版圖10,經由RGBW版圖12,可能更難以實現黃色飽和度/全白色。如將更詳細地討論的,動態色彩保真度解決方案可以用于選擇性地提升RGBW顯示器的黃/白(Y/W)亮度比率并且消除對黃色飽和度或功率消耗的任何擔心。
圖2示出了用于RGBW顯示器的模式變化途徑,其中RG像素14在當RGBW顯示器處于低功率模式時具有暗黃色輸出16并且在當RGBW顯示器處于高色彩保真度模式時具有嫩黃色輸出18。通過控制RGBW顯示器的Y/W亮度比率可以總體實現模式變化。例如,45%的Y/W亮度比率可以用于低功率模式,其中,在這種情況下,暗黃色輸出16可以具有大約67.5cd/m2的亮度,并且白色輸出20可以具有大約150cd/m2的亮度。另一方面,在高色彩保真度模式中,可以使用90%的Y/W亮度比率,其中,嫩黃色輸出18可以具有大約135cd/m2的亮度并且白色輸出22可以具有大約150cd/m2的亮度。于此使用的具體的值僅僅是為了方便討論。
相對于高色彩保真度模式的增大的Y/W亮度比率的功率消耗(例如,3.2W),低功率模式的減小的Y/W亮度比率可以導致顯著地較小的功率消耗(例如,1.6W)。從而,如果電池壽命是主要關注(例如,在移動平臺/設備中),那么減小的Y/W亮度比率可以是可接受的。相比之下,相對于低功率模式的減小的Y/W亮度比率,高色彩保真度模式的增大的Y/W亮度比率可以導致顯著地更大的黃色飽和度。從而,如果色彩保真度是主要關注,那么增大的Y/W亮度比率可以是可接受的。在示例的范例中,就亮度(例如,大約150cd/m2)和功率消耗(例如,1.6W)兩者來說,在低功率模式和高色彩保真度模式兩者中,白色輸出24將是完全相同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英特爾公司,未經英特爾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9371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