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硼化鋯-硅復合陶瓷纖維的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290848.2 | 申請日: | 2014-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099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22 |
| 發明(設計)人: | 余木火;耿冉;張銘遠;劉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D01F9/08 | 分類號: | D01F9/08;D01F1/10;D01F11/00;D01D5/04;D01D1/02;C04B35/5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1233 | 代理人: | 黃志達 |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硼化鋯 復合 陶瓷纖維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硼化鋯-硅復合陶瓷纖維的制備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1)將含鋯化合物的水溶液加入到含硼化合物的乙醇水混合溶劑中,混合均勻,將碳源化合物在乙醇與水的混合溶劑中溶解并加入到溶液中,再加入絡合劑水溶液,混合均勻,最后調節pH<4,攪拌反應2~4h,得前驅體溶液;
(2)將聚乙烯醇和含硅抗氧化助劑在乙醇水混合溶劑中溶解,與上述前驅體溶液在50~70℃下混合均勻,濃縮至粘度40~80Pa·s,脫泡后,即得硼化鋯陶瓷纖維前驅體紡絲液;
(3)將上述紡絲液在紡絲溫度為50~80℃,甬道溫度為120~160℃下利用干法紡絲法得到硼化鋯-硅復合陶瓷纖維前驅體;
(4)將上述前驅體纖維在氬氣氣氛中,1200~1600℃高溫燒結后得到具有較高抗氧化性能的硼化鋯-硅復合陶瓷纖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硼化鋯-硅復合陶瓷纖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含鋯化合物與含硼化合物中的Zr與B的摩爾比為1∶1~10∶1,碳源化合物與含鋯化合物中的C與Zr的摩爾比為0.5∶1~10∶1,絡合劑與含鋯化合物的質量比為0.1∶1~10∶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硼化鋯-硅復合陶瓷纖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的含鋯化合物為ZrOCl2、Zr(NO3)4、Zr(NO3)2或ZrOCl2·8H2O。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硼化鋯-硅復合陶瓷纖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的含硼化合物為硼酸或硼砂。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硼化鋯-硅復合陶瓷纖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的碳源化合物為蔗糖或酚醛樹脂。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硼化鋯-硅復合陶瓷纖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的絡合劑為檸檬酸或醋酸。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硼化鋯-硅復合陶瓷纖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的含硅抗氧化助劑為聚二甲基硅氧烷、羥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正硅酸乙酯TEOS、乙烯基三乙氧硅烷中的一種或幾種,且含硅抗氧化助劑與含鋯化合物中Si與Zr的摩爾比為0.1∶1~1∶1。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硼化鋯-硅復合陶瓷纖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和(2)中的乙醇與水的混合溶劑中水與乙醇的體積比為1∶0~10∶1。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硼化鋯-硅復合陶瓷纖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的脫泡采用靜置或真空脫泡。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硼化鋯-硅復合陶瓷纖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的聚乙烯醇與步驟(1)前驅體溶液中溶質總質量的質量比為1∶0.1~1∶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華大學,未經東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90848.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