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283797.0 | 申請日: | 2014-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2082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5-12-30 |
| 發明(設計)人: | 曹栓 | 申請(專利權)人: | 展訊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5/232 | 分類號: | H04N5/2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駱蘇華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東新區浦東***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對焦 方法 裝置 攝像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圖片拍攝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自動對焦方法及裝置、攝像裝置。
背景技術
自動對焦技術,是計算機視覺和各類成像系統的關鍵技術之一,在數碼相機、數碼攝像機等成像系統中有著廣泛的用途。隨著現代計算技術的發展和數字圖像處理理論的日益成熟,自動對焦技術已經進入一個新的數字時代,越來越多的自動對焦方法基于圖像處理理論對圖像有關信息進行分析計算,然后根據控制策略驅動電機,調節系統使之準確對焦。
現有技術中,鏡頭的自動對焦主要采用數碼檢測和光學對焦兩種方法。其中,數碼檢測方法需要反復采集物體的圖像進行預覽,直至采集到的圖像清晰為止,因此,存在著速度緩慢、精確度低的問題。而光學對焦方法則采用多個鏡頭模組來采集待拍攝物體的圖像,因此,存在著結構復雜、成本高的缺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解決的是如何快速準確地進行自動對焦,并降低成本。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自動對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獲取向待拍攝物體發射紅外調制信號,以及所述待拍攝物體反射回來的紅外調制信號,所述向待拍攝物體發射紅外調制信號的頻率為發射所述紅外調制信號的紅外二極管發射電路的本振頻率與一預設頻率之和;
將所述發射和接收的所述紅外調制信號分別與一差頻信號進行混頻,并將得到的兩個混頻信號進行相位比較,得到兩者之間的相位差,所述差頻信號的頻率與所述預設頻率相同;
根據所述相位差,計算鏡頭與待拍攝物體之間的距離;
根據計算出的鏡頭和待拍攝物體之間的距離,控制所述鏡頭轉動的角度。
可選地,所述將發射和接收的所述紅外調制信號分別與一差頻信號進行混頻,并將得到的兩個混頻信號進行相位比較,得到兩者之間的相位差,包括:
將經過所述待拍攝物體反射的紅外調制信號進行放大,并轉換成為相應的數字信號;
將轉換得到的數字信號與所述差頻信號進行混頻,得到第一混頻信號;
將向所述待拍攝物體反射的紅外調制信號與所述差頻信號進行混頻,得到第二混頻信號:
比較得出所述第一混頻信號與所述第二混頻信號之間的相位差。
可選地,采用如下的公式計算所述鏡頭與所述待拍攝物體之間的距離,包括:
其中,D為所述鏡頭與所述待拍攝物體之間的距離,λ為所述紅外調制信號的波長,f為紅外調制信號的發射頻率,C為光速,N+ΔN為所述第一混頻信號與所述第二混頻信號之間的相位差對應的信號周期。
可選地,所述計算出的所述鏡頭與所述待拍攝物體之間的距離與所述鏡頭轉動的角度之間具有一一對應關系。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自動對焦裝置,所述裝置包括:
獲取單元,適于獲取向待拍攝物體發射紅外調制信號,以及所述待拍攝物體反射回來的紅外調制信號,所述向待拍攝物體發射紅外調制信號的頻率為發射所述紅外調制信號的紅外二極管發射電路的本振頻率與一預設頻率之和;
混頻比相單元,適于將所述發射和接收的所述紅外調制信號分別與一差頻信號進行混頻,并將得到的兩個混頻信號進行相位比較,得到兩者之間的相位差,所述差頻信號的頻率與所述預設頻率相同;
計算單元,適于所述根據所述混頻比相單元得到的相位差,計算鏡頭與待拍攝物體之間的距離;
控制單元,適于根據所述計算單元計算出的鏡頭和待拍攝物體之間的距離,控制所述鏡頭轉動的角度。
可選地,所述混頻比相單元包括:
模數轉換子單元,適于將經過所述待拍攝物體反射的紅外調制信號進行放大,并轉換成為相應的數字信號;
第一混頻器,適于將所述模數轉換子單元轉換得到的數字信號與所述差頻信號進行混頻,得到第一混頻信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展訊通信(上海)有限公司,未經展訊通信(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8379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汽車主消聲器安裝架
- 下一篇:一種發動機三元催化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