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超薄型指紋、掌紋采集裝置及指紋、掌紋圖像采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281380.0 | 申請日: | 2014-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8272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30 |
| 發明(設計)人: | 張明方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印象認知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長明;許偉群 |
| 地址: | 518101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超薄型 指紋 掌紋 采集 裝置 圖像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超薄型指紋、掌紋采集裝置、可采集指紋、掌紋的顯示設備、指紋、掌紋圖像采集方法,主要為了提供一種超薄型指紋、掌紋采集裝置。本發明超薄型指紋采集裝置,至少包括導光板,成像光源以及采集器或攝像組件,其中所述導光板上表面部分或全部為采集區,所述采集區用于承載指紋;所述成像光源設置在對應采集區的導光板一側端部,所述采集器或攝像組件設置在對應采集區的導光板下方,所述采集器或攝像組件間距所述導光板設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采集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超薄型指紋、掌紋采集裝置、可采集指紋、掌紋的顯示設備、指紋、掌紋圖像采集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的指紋采集裝置大致有兩種。一種是基于半導體芯片通過感應手指的指紋紋理感應采集指紋。另一種是光學指紋采集裝置,利用光線在界面上因手指接觸時脊線和谷線造成的光學差異形成指紋圖像進行采集。但是半導體芯片指紋采集方法存在抗靜電、抗腐蝕能力不足,且指紋采集靈敏度不是太高。如圖1所示,現有的光學指紋、掌紋采集裝置用于承載指紋、掌紋的光學部件大多為三棱鏡1,三棱鏡的一側設置光源2另一側設置透鏡4和感光器件3來采集指紋,三棱鏡的厚度較大,即使應用了其他的光學鏡片承載指紋,也存在光學鏡片較厚的問題。同時現有的采集器大多應用了太多的光學元器件,導致采集裝置的尺寸較大厚度較厚。
上述圖1中的光學指紋、掌紋采集裝置,如果僅僅是應用于采集指紋,已經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了,但是如果再應用來采集掌紋,則第一掌紋在尺寸上明顯地大過指紋許多,也即需要應用更大的三棱鏡,以及更多的透鏡和感光器件,三棱鏡的形狀結構決定了三棱鏡用于承載指紋或掌紋的表面越大,三棱鏡的體積就越大,也即應用三棱鏡的指紋、掌紋采集裝置的體積也越大越厚。三棱鏡的成本決定了三棱鏡越大成本越高,也即指紋、掌紋采集裝置的成本越高。
隨著科技的發展及公眾安全意識的增強,除了相對傳統的安保領域,指紋、掌紋采集裝置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便于攜帶的電子產品上,例如手機、筆記本、平板筆記本等各種電子產品上。
隨著現有電子產品超薄化的發展趨勢,現有的光學指紋、掌紋采集裝置的尺寸很難滿足現有電子產品的對超薄尺寸的要求。半導體芯片超薄型指紋、掌紋采集裝置一方面成本極高,另一方面在美觀度較低,不能很好的滿足現有電子產品超薄化的需求。光學采集器同時也存在厚度太厚,難以滿足超薄型電子產品超薄化的需求。
因此,如何減小光學指紋采集裝置的厚度,成為本技術領域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結構合理、厚度較小、成像效果好的超薄型指紋采集裝置、可采集指紋的顯示設備、指紋圖像采集方法。
所有的顯示裝置,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可以透光的,如液晶顯示設備,在特定狀態下可以透明;一種是不透光的,如LED顯示屏幕。本發明提供了針對這兩類顯示裝置的指紋圖像采集方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超薄型指紋采集裝置,至少包括導光板,成像光源以及采集器或攝像組件,其中
所述導光板上表面部分或全部為采集區,所述采集區用于承載指紋;所述成像光源設置在對應采集區的導光板一側端部,所述采集器或攝像組件設置在對應采集區的導光板下方,所述采集器或攝像組件間距所述導光板設置。
于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采集器包括小孔板,所述小孔板上對應所述采集區位置處設有一個成像孔,在所述小孔板后對應所述成像孔間距設置有光電轉換傳感器,所述光電轉換傳感器與所述成像孔配合形成采集器;或
所述采集器包括小孔板,所述小孔板上對應所述采集區位置處設有至少兩個成像孔,在所述小孔板后對應每個成像孔均設有一個光電轉換傳感器,且每個光電轉換傳感器與相對應的成像孔間隔設置,所述光電轉換傳感器與所對應的成像孔配合形成采集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印象認知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印象認知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8138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ARM嵌入式平臺的行人檢測方法
- 下一篇:背夾式條碼掃描器的工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