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脫氣的在線連續液體檢測池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281041.2 | 申請日: | 2014-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865393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05 |
| 發明(設計)人: | 王軍;韋恩·柯蒂斯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軍 |
| 主分類號: | G01N35/00 | 分類號: | G01N35/00;G01N21/0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脫氣 在線 連續 液體 檢測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可脫氣的在線連續液體檢測池,尤其涉及一種基于光度法、電容法的在線連續液體脫氣檢測池。
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可脫氣的在線連續液體檢測池的使用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術
在科研與工程應用中,液體樣品的檢測常被體系中的氣相成分(氣泡)干擾,尤其是存在氣相產物的體系諸如微生物培養或微生物工程過程中。氣泡的存在往往會對檢測結果產生嚴重影響,須予以特別處理。
解決氣泡對檢測的干擾可使用軟件降噪和物理消泡。軟件降噪基于對被檢測系統的認知,將氣泡干擾作為噪聲處理,綜合使用若干種信號處理技術過濾干擾。該法存在的問題是:(1)降噪處理會損失原始信號;(2)對于不同特征的體系,需要選擇不同的信號處理方法,操作復雜;(3)難以完全消除干擾。
物理消泡是在液體進行檢測前,在物理層面消除氣泡,獲得單一的液體成分,能夠更有效消除干擾。現有技術有多種方式實現物理消泡。中國專利公開號CN201543274U,公開日為2010年8月11日,發明創造的名稱為一種制備色譜在線脫氣泡裝置,該申請案公開了一種基于緩沖室的脫氣方法,其不足之處是:(1)需要額外排氣操作;(2)脫氣室緩存量有限,不適用于長期連續檢測;(3)被臨時脫出的氣相成分在檢測后無法重新回歸液相,不適用于需要循環檢測樣品的場合。
中國專利公開號CN101346167A,公開日為2009年1月14日,發明創造的名稱為壓力差氣泡移動控制方法以及使用了該方法的氣體交換裝置、導電率測定裝置、總有機碳測定裝置、反應裝置及細胞培養裝置,該申請案公開了一種基于緩沖室的脫氣方法,其不足之處是:(1)需要外加壓力控制系統;(2)氣體流路需要具有選擇性透過的特殊篩分裝置,且所用裝置需要依液體粘度而調整;(3)對于高粘度液體,長期使用易引發兩流路間篩分裝置的堵塞;(4)系統較為復雜,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液體檢測消泡技術的不足,解決當前實時液體檢測存在的諸多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高度整合的可脫氣在線連續液體檢測池,可實現液體的長期連續脫氣檢測,為相關工程技術領域自動化提供支撐。
該裝置以重力和機械碰撞在檢測前脫去氣泡,不易阻塞、氣液分離徹底、無額外操作、可長期連續脫氣、檢測前后無氣相損失,并且結構簡單、制造容易。
技術方案:本發明提供一種可脫氣的在線連續液體檢測池及其使用方法和應用,尤其涉及一種基于光度法、電容法的在線連續液體脫氣檢測池及其使用方法和應用。
具體地說是提供一種可脫氣的在線連續液體檢測池的測量原理、結構、組件、使用方法與應用。
所述一種可脫氣的在線連續液體檢測池,如圖1、2a、2b、2c、2d所示,其特征是:由檢測池凹槽1、密封圈8和蓋板2組成,密封圈8嵌入檢測池1的周邊,檢測池凹槽1和蓋板2由連接件(如螺栓等)6連結,構成有液體進口3、液體出口5、檢測窗(檢測信號可透過)4的檢測池。在液體泵的作用下,被檢測液體連續由液體進口3進入檢測池,先脫氣消泡,后被檢測,再重新進行氣液混合,由液體出口5流出。
所述檢測池凹槽1,是本發明的主要功能部件,如圖2a、2b、2c、2d所示:凹槽的深度h1=0.5mm~12mm,槽內有脫氣消泡墻9、液體進口3、液體出口5;所述脫氣消泡墻9為一凸塊,凸塊形狀可為長方體,靠近液體出口側,其長a=12mm至80mm,寬b=12mm至60mm,高h2與槽深h1相等;脫氣消泡墻9的左邊與凹槽左內側的距離L1=12mm至40mm,右邊與凹槽右內側的距離L2=12mm至30mm,對于同一脫氣消泡墻,L1大于L2;上邊與凹槽上內側的距離L3=2mm至10mm;下邊與凹槽下內側的距離L4=4mm至20mm;脫氣消泡墻的形狀也可以制成有利于脫氣消泡(脫除液體中氣體)的任何幾何形狀,如正方體、圓柱體、圓臺全、錐全、梯形體、曲邊體等。所述液體進口3是一根連接于凹槽壁的圓管,內徑為2mm至8mm,位于脫氣消泡區,頂端低于凸塊上側面(氣體流道底面),底端高于凸塊下側面(液體流道上面)4mm以上;所述液體出口5是一根連接于凹槽壁的圓管,內徑為2mm至8mm,位于液體出口緩沖區,頂端低于凸塊上側面(氣體流道底面)2mm至4mm;液體進口3與液體出口5可處于同一水平線,也可以處于不同水平線。檢測池凹槽1的材料為無毒或無生物活性的塑料或金屬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軍,未經王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8104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