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人參栽培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280600.8 | 申請日: | 2014-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947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15 |
| 發明(設計)人: | 楊佐卿;許紹英;潘志遠 | 申請(專利權)人: | 釣魚臺醫藥集團吉林天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張文祎 |
| 地址: | 135300 吉林***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人參 栽培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材栽培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林下參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人參,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陰涼、濕潤的氣候,與鹿茸,烏拉草并稱“東北三寶”。由于人參這種植物對于日光、水分、土壤、溫度等環境條件要求比較嚴格,因而生長范圍比較狹小。野生人參在世界上只有我國、朝鮮、日本,以及前蘇聯的西伯利亞地區才有生長,且數量稀少,現已很少發現。在我國主要分布在長白山脈和小興安嶺的東南部,以及遼寧省的東部山區。我國栽培的人參主要分布于長白山脈延伸的北緯35°~48°區域,南起遼寧寬甸,北至黑龍江伊春,其中心產區為吉林省的撫松、長白、靖宇、集安、敦化、安圖等縣(市)。從人參生態氣候條件來看,我國的長白山地帶及其三江(松花江、圖們江和鴨綠江)一河(新開河)流域是世界盛產優質人參的最佳產區,吉林長白山區人參的栽培面積、單產、總產量均居世界首位。
隨著近年來對野山參的過度采挖,森林資源嚴重破壞,野山參的資源逐年減少,已經瀕危絕跡。發展林下參是恢復野山參資源的有效途徑,林下參具有與野山參相似的形態和功效,2010年版中國藥典增補版已將林下參列為野山參。
目前,人參的栽培方法多以園參為主,而林下參的人工培育是利用生態學原理,依據人參生物學特性,模擬野山參的生態環境,將人參種子種植于林下,在人為稍加管護下,自然生長十三年以上,使山參的根部形態及其內在質量與野山參相媲美。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第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人參栽培方法,該方法充分利用林間空地,實現集約化,立體化栽培,具有投資少,效益高等特點,有利于生產綠色中藥材。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一種人參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選地
1.1?林分
選擇生長在海拔300~900米的天然林下,植被條件以柞、椴、色樹等為主的闊葉林或針闊混交天然次生林,間生胡枝子、榛柴等小灌木的林地為好。樹齡在20年以上,樹高10m以上,要求林地樹木稀疏高大,林冠下生有灌木叢2m以上,構成喬-灌-草三元立體植物群相結構,郁閉度0.6~0.8。
1.2?坡向及坡度
坡向以東南坡、北坡、西北坡為好,正南坡、西南坡不利生長。坡度10~25°為宜,一般選擇坡的中段適宜種植。
1.3?土壤
要求地下水位較低、不內澇,選擇肥沃的含有機質豐富的腐殖土,一般多選用黃砂腐殖質和黑砂腐殖質土、壤土和砂質壤土,腐殖質含量≥3.5%,土壤pH5.5~6.5,底土為黃粘土,中層為活黃土,表土為腐殖土,并且達到7cm以上,其上有4cm以上枯枝落葉層,土壤整體呈現上松下緊,松而不散,緊而不堅。
2?整地
一般于播種前即可整地。按照郁閉度在0.8左右間伐過密的樹林和小灌木,將林下雜草及影響光照1m以下的灌木叢全部割除,清林后規劃土地,按自然地形確定栽參區域,每隔30~50m摟一順水溝,種植帶間保留30~50cm隔離帶,植被保留。
3?直播
3.1?品種選擇
選用上一年生產的籽粒飽滿、有正常色澤、無病粒、無蟲蛀的長脖蘆或二馬牙品種。
3.2?種子處理
于7月末8月初果實成熟后采收,建議搓去果肉并用清水淘凈,漂除癟粒,撈出置于陰涼通風處或弱光下晾干,使種子含水量不低于14%。采用室外催芽。干籽6月中旬前開始催芽,水籽8月上旬開始。然后在不透雨的棚下挖掘催芽槽,槽底鋪5cm厚細河沙,再裝入河沙與種子按2:1混合物,上層覆蓋10cm厚的河沙,槽內溫度保持16~18℃,濕度保持10~15%,此間每隔15~20天倒種一次。通常情況下90~120天可裂口,待種子炸口90%以上,可篩出陰干裝入袋內(口袋要透氣),放在通風干燥冷庫待播種。
3.3?播期
春播4月下旬5月上旬進行,一般播催芽種子。秋播8月上旬~9月上旬播水籽,10月中旬至結凍前播催芽種子。
3.4?播種
3.4.1?點播,視地況隨機在林地內刨坑,4cm見方,深7~8cm,每坑播1~2粒種子,覆土后輕輕壓一下,并覆蓋碎樹葉。
3.4.2?穴播,用木棍扎穴,株行距20×20cm。用耙子將地面樹葉雜草摟在作業道上,按10cm×20cm或20cm×20cm穴距進行橫山刨穴,穴深4cm~5cm,穴底要平,每穴放3~5粒種子,覆土5~6cm,鎮壓后再覆落葉,落葉厚以蓋住地面為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釣魚臺醫藥集團吉林天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釣魚臺醫藥集團吉林天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8060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中藥材小葉紫檀的盆栽馴化方法
- 下一篇:蓮藕網狀種植提拉收獲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