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偏振波轉換元件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280291.4 | 申請日: | 2014-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5202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31 |
| 發明(設計)人: | 岡徹;五井一宏;小川憲介;日下裕幸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藤倉 |
| 主分類號: | G02B6/126 | 分類號: | G02B6/1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艷君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偏振 轉換 元件 | ||
1.一種偏振波轉換元件,其具有定向耦合器,該定向耦合器具備相互平行地配置并分別具有芯的輸入側光波導路以及輸出側光波導路,
在與所述輸入側光波導路以及所述輸出側光波導路的長邊方向垂直的剖面上,在將所述輸入側光波導路與所述輸出側光波導路相對的方向作為寬度方向、并將與所述寬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作為高度方向時,所述輸入側光波導路與所述輸出側光波導路的所述芯的高度方向的尺寸相等,
所述輸入側光波導路以及所述輸出側光波導路中的至少一方的所述芯是由矩形的下部芯與矩形的上部芯構成的,該上部芯以使所述寬度方向的一個側面與所述下部芯的一個側面處于一個平面上的方式配置在所述下部芯之上,并且與所述下部芯相比所述寬度方向的尺寸小,
所述定向耦合器構成為,在所述輸入側光波導路進行波導的第一光與在所述輸出側光波導路進行波導的、偏振方向與所述第一光正交的第二光耦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波轉換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輸入側光波導路以及所述輸出側光波導路中的一方的光波導路的芯由所述下部芯與所述上部芯構成,并且另一方的光波導路的芯由矩形的芯構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偏振波轉換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方的光波導路的所述下部芯與所述上部芯的處于一個平面上的所述側面與所述另一方的光波導路相對。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偏振波轉換元件,其特征在于,
還具備配置于所述另一方的光波導路的長邊方向的至少一端、并具有所述寬度方向的尺寸緩緩變化的錐狀的芯的光波導路。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波轉換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輸入側光波導路與所述輸出側光波導路分別具有由所述下部芯與所述上部芯構成的所述芯。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偏振波轉換元件,其特征在于,
以使所述下部芯與所述上部芯的處于一個平面上的所述側面彼此相對的方式配置所述輸入側光波導路與所述輸出側光波導路。
7.根據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偏振波轉換元件,其特征在于,
還具備分別配置于所述輸入側光波導路以及所述輸出側光波導路的長邊方向的至少一端的彎波導路,
與所述輸入側光波導路連接的所述彎波導路以及與所述輸出側光波導路連接的所述彎波導路趨向所述定向耦合器而相互接近,或者隨著遠離所述定向耦合器而相互分離。
8.根據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偏振波轉換元件,其特征在于,
還具備配置于由所述下部芯與所述上部芯構成芯的光波導路的長邊方向的至少一端、并且所述下部芯與所述上部芯的寬度緩緩變得相等的光波導路。
9.根據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偏振波轉換元件,其特征在于,
構成為向所述輸入側光波導路以及所述輸出側光波導路輸入基本TE模式,
在所述輸入側光波導路進行波導的所述基本TE模式的有效折射率與在所述輸出側光波導路進行波導的所述基本TE模式的有效折射率之差的絕對值在0.2以上。
10.根據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偏振波轉換元件,其特征在于,
還具備在上表面形成所述輸入側光波導路以及所述輸出側光波導路的基板,
所述輸入側光波導路以及所述輸出側光波導路配置為,所述寬度方向成為與所述基板的所述上表面平行的方向,并且所述高度方向成為與所述基板的所述上表面垂直的方向。
11.一種DP-QPSK調制器,其特征在于,
具備權利要求1~10中任一項所述的偏振波轉換元件。
12.一種偏振分集·相干接收機,其特征在于,
具備權利要求1~10中任一項所述的偏振波轉換元件。
13.一種偏振分集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權利要求1~10中任一項所述的偏振波轉換元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藤倉,未經株式會社藤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80291.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