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2,4,6-三氯甲基-1,3,5-三噻烷及其同系物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278051.0 | 申請日: | 2014-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985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1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征;張建林;曹帥;柳金章;劉文瑞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D341/00 | 分類號: | C07D341/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 |
| 地址: | 256500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甲基 三噻烷 及其 同系物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含氯硫化物的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采用Nafion-H作為催化劑在管式反應器中制備2,4,6-三氯甲基-1,3,5-三噻烷及其同系物的方法。
背景技術
2,4,6-三氯甲基-1,3,5-三噻烷及其同系物是合成2,4,6-三巰甲基-1,3,5-三噻烷及其同系物的前體化合物,2,4,6-三巰甲基-1,3,5-三噻烷及其同系物作為抗氧化樹脂添加劑使用,具有透光度高、耐酸堿性、耐溶劑腐蝕的優點。2,4,6-三氯甲基-1,3,5-三噻烷及其同系物的結構式如下所示:
。
目前此類物質的制備方法是:由R-CHO水溶液與濃HCl溶液混合,通入H2S氣體制得,其不足之處有:(1)采用濃鹽酸作為催化劑,產生的廢酸量大,且該催化劑不能重復利用,增加了生產成本;(2)采用釜式反應器,在反應釜中容易造成產品掛壁的問題,降低了反應速率,增加了能耗;(3)產生H2S尾氣,污染環境,不符合當前環保要求。另外,還有采用Na2S2O3法制備的不足之處有:(1)Na2S2O3作為原料,在制備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副產物廢硫酸,后處理麻煩,且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2,4,6-三氯甲基-1,3,5-三噻烷及其同系物的制備方法,采用固體超強酸Nafion-H作為催化劑,將H2S氣體與Cl(CH2)nCHO(n=1,2,3)水溶液一起通入管式反應器中,反應生成2,4,6-三氯甲基-1,3,5-三噻烷及其同系物。該制備方法采用固體催化劑Nafion-H,可重復利用,無三廢排放,符合當前環保要求;采用管式反應器,提高了反應速率,降低了反應溫度,避免出現產品掛壁問題;尾氣H2S可在管式反應器末端回收后再利用;收率高,適合工業化生產。
一種2,4,6-三氯甲基-1,3,5-三噻烷及其同系物的制備方法,將固體催化劑Nafion-H負載在載體上,加入成型助劑中,通過壓條機成型,將成型的催化劑置于管式反應器中,將H2S氣體與Cl(CH2)nCHO水溶液,(n=1,2,3),一起通入管式反應器中進行反應,取樣跟蹤Cl(CH2)nCHO沒有剩余后,反應完成,過濾,得到相應的固體產品。
所述Cl(CH2)nCHO的跟蹤檢測采用的是液相色譜法。
由于原料的不同,所述固體產品為2,4,6-三氯甲基-1,3,5-三噻烷或2,4,6-三氯乙基-1,3,5-三噻烷或2,4,6-三氯丙基-1,3,5-三噻烷中的一種。
由于該反應為氣液兩相反應,所述H2S氣體與Cl(CH2)nCHO水溶液同時通入管式反應器進行反應,能夠保證管式反應器中的反應的連續性,避免出現間歇式反應所帶來的掛壁現象。
本發明所述的催化劑為固體超強酸Nafion-H,由于Nafion-H是一種粉末狀固體,反應過程中需要均勻地分布在管式反應器的管道內,因此需要將其負載在載體上,具體步驟為:將固體超強酸Nafion-H和載體加水,攪拌,充分浸漬,再焙燒,得到負載有催化劑的載體,然后加入成型助劑和水,攪拌,通過壓條機成型,得到成型的催化劑,即可使用。其中,所述固體超強酸Nafion-H與載體的重量比為1:10,所述負載有催化劑的載體與成型助劑的重量比為1:3;所述載體為硅藻土或分子篩或二氧化硅或活性炭的一種,優選為分子篩,相比其他載體,分子篩的比面積更大,能夠與反應物分子接觸的面積更大,這樣使得催化劑的活性大;所述成型助劑為田菁粉或硅溶膠中的一種,優選為田菁粉,其成型效果最好。
所述管式反應器,為市售設備。
采用管式反應器進行反應,與其他反應器相比,提高了反應速率,解決了產品在反應器中掛壁的問題,降低了能耗,而且反應尾氣H2S容易在管式反應器末端進行回收再利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黃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7805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阿塞那平關鍵中間體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基于花青的有機化合物及其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