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測量管道中液體介質的微差壓的引壓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276075.2 | 申請日: | 2014-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333989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5 |
| 發明(設計)人: | 崔明濤;張陶;李玉全;田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國核華清(北京)核電技術研發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L13/00 | 分類號: | G01L13/00;G01L19/06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湯雄軍 |
| 地址: | 100029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引壓管 引流口 微差壓測量 測量管道 液體介質 引壓裝置 排氣閥 微差壓 壓力引入口 傾斜布置 同一水平 引出孔 上端 豎直 下端 | ||
一種用于測量管道中液體介質的微差壓的引壓裝置,包括:分別從管道的在豎直方向上間隔開的兩個壓力引出孔引出的第一引壓管和第二引壓管;分別從第一引壓管的第一引流口和第二引壓管上的第二引流口引出的第三、第四引壓管,第一、第二引流口處于同一水平面上;兩個排氣閥,兩個排氣閥分別在第一引流口和第二引流口的上方設置在第一、第二引壓管上,其中,第三、第四引壓管中的每一個都傾斜布置,第三、第四引壓管的上端分別連接到第一、第二引流口,第三、第四引壓管的下端適于連接到微差壓測量裝置的對應的壓力引入口。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微差壓測量設備以及操作該微差壓測量設備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壓力測量、流量測量領域,具體涉及用于測量管道中液體介質的微差壓的引壓裝置、微差壓測量設備及操作該微差壓測量設備的方法。
背景技術
一般系統微差壓測量分為兩種,一種直接測量管道兩點的靜壓差,另外一種測量如均速管類一次儀表產生的總壓與背壓之間的微差壓。
當測量豎直管道液體介質的壓差時,第一種測量一般在管道側面開孔,高、低壓側取壓管斜向下布置經一次閥引至同一水平面,通過閥組與變送器連接。第二種測量一般由一次元件直接將總壓和背壓水平引至管道外,經一次閥再斜向下布置引壓管至同一水平面,通過閥組與變送器連接。
無論以上哪種引壓方式,如果應用于豎直管道液體介質的微差壓測量,由于充水排氣時閥組或一次閥易造成氣體的集聚,且氣體流動方向與液體流動方向相反、與自身自然流動方向相反,很難將引壓管中的氣體排凈,測量結果會受到嚴重影響。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的至少一個方面,提出本發明。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出了一種用于測量管道中液體介質的微差壓的引壓裝置,包括:分別從管道的在豎直方向上間隔開的兩個壓力引出孔引出的第一引壓管和第二引壓管;分別從第一引壓管的第一引流口和第二引壓管上的第二引流口引出的第三引壓管和第四引壓管,第一引流口和第二引流口處于同一水平面上;兩個排氣閥,兩個排氣閥分別在第一引流口和第二引流口的上方設置在第一引壓管和第二引壓管上,其中,第三引壓管和第四引壓管中的每一個都傾斜布置,第三引壓管和第四引壓管的上端分別連接到第一引流口和第二引流口,第三引壓管和第四引壓管的下端適于連接到微差壓測量裝置的對應的壓力引入口。
可選地,第三引壓管和第四引壓管以3°-10°的傾斜角度布置。
可選地,在第一引壓管和第二引壓管中,液體流動方向與液體中存在的氣泡的自然移動方向相同。
進一步地,第一引壓管具有第一水平引出段和第一豎向引出段,第一水平引出段的一端連接到管道上的第一壓力引出口,第一水平引出段的另一端與第一豎向引出段相通,第一豎向引出段上設置有第一引流口;第二引壓管具有第二水平引出段和第二豎向引出段,第二水平引出段的一端連接到管道上的第二壓力引出口,第二水平引出段的另一端與第二豎向引出段相通,第二豎向引出段上設置有第二引流口。更進一步地,第一引流口由設置在第一豎向引出段上的第一三通接頭提供;且第二引流口由設置在第二豎向引出段上的第二三通接頭提供。可選地,上述的引壓裝置還包括兩個一次閥,分別在第一引流口和第二引流口的下方設置在第一豎向引出段和第二豎向引出段上??蛇x地,所述一次閥的閥型相同且均為閘閥或球閥中的一種。
在上述的引壓裝置中,第一引壓管和第二引壓管內徑相同;從第一壓力引出口到第三引壓管的下端的液體流動路徑具有均一的內徑;且從第二壓力引出口到第四引壓管的下端的液體流動路徑具有均一的內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國核華清(北京)核電技術研發中心有限公司,未經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國核華清(北京)核電技術研發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7607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