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銅氧化金礦氨氰選擇性提金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274430.2 | 申請日: | 2014-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202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29 |
| 發明(設計)人: | 黃懷國;陳慶根;李鴻漢;張文波;葉志勇;熊明;李曉偉;許曉陽;孫艷慧;丁文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紫金礦冶技術有限公司;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B11/08 | 分類號: | C22B11/08;C22B3/14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首創君合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張松亭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廈門***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氧化 金礦 選擇性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含銅氧化金礦選擇性提金試驗,尤其對高含銅(<5%)難選冶氧化金礦具有重大意義。
背景技術
含銅氧化礦是屬于常見的難處理金礦之一,目前對含銅量較少、分步提取銅金經濟指標差的含銅氧化礦,工程化方法主要采用氰化鈉浸出或氨氰浸出法。由于礦石中含有部分氧化銅礦,在使用氰化浸出方法過程中,其氰化鈉耗量能達到幾十公斤每噸礦,且浸出效果差,主要原因是礦物中的銅與氰根發生氧化還原、絡合等反應耗費大量的氰根及氧氣,影響了金的浸出過程,使浸金工藝在經濟上不可行。在氨氰浸出工藝中,溶液中形成可溶金的配體化合物使金的浸出不依賴于溶液中的游離氰根濃度,從而大大減少氰根用量,浸出工藝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含銅氧化金礦在氨氰浸出工藝方法中主要采用堆浸和槽浸兩種工藝,由于浸出在堿性條件下,氨的揮發損失量很大,堆浸過程中對自然環境造成很大的污染且現場生產環境惡劣;在含銅氧化金礦氨氰浸槽浸工藝方法中,一般浸出時間較長達48-72小時,金的浸出率在80%左右,浸出后貴液經過濾固液分離后需用NaOH進行調堿處理沉積浸出液中的Cu,降低貴液中銅離子濃度,減少后續作業中銅絡合離子與金-氰絡合離子在活性炭的競爭吸附;沉銅后液再進行炭吸富集和再生液的電積提金工藝。該工藝流程復雜,在沉銅過程中需添加強堿,增大處理工藝成本,而且除銅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脫金后的活性炭還吸附著大量的銅離子,占據活性炭的吸附活性點,影響活性炭吸附金的效果,高銅碳必須進行額外的脫銅作業,才可重復使用。
如上,現有技術中,含銅氧化金礦一般采用酸預浸銅,浸銅渣氰化回收金,該工藝相對成熟,但存在工藝流程長、試劑成本高、尤其對含堿性脈石較高的礦石將消耗大量的酸,而且還可能帶來過濾難等一系列問題;常規氰化法,浸出率低,氰化鈉消耗大,容易產生高銅炭,大大增加后續冶煉成本;常規氨氰浸出,銅品位超過1%,銅浸出率較高,容易產生高銅炭,氨氰除銅工藝漿增加生產成本和降低金回收率等缺點,另外常規氨氰法硫酸銨與氰化鈉一次性加入,藥劑消耗大,增加噸礦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克服現有處理技術普遍存在工藝流程長,成本高,難于工業化應用等缺點。
基于這一思路,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含銅氧化金礦氨氰選擇性提金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含銅氧化金礦分3次加入銨鹽與氰化鈉,其中,起始階段氨氰比為3.0-4.0:1,礦漿濃度10-50%,pH為11-12;第二階段氨氰比為1.0-2.0:1,礦漿濃度10-50%,pH為11-12;第三階段氨氰比為0.5-1.0:1,礦漿濃度10-50%,pH為11-12;
其中,三次總銨鹽5-15kg/t,每8-12小時加入一次,每次加的量遞減,起始階段加的量為總量的55-65%,第二次加的量為總量的20-30%,第三次加的量為總量的10%-20%;
三次總氰化鈉0.5-2.0kg/t,每8-12小時加入一次,每次加的量遞減,起始階段加的量為總量的45-55%,第二次加的量為總量的25-35%,第三次加的量為總量的15%-25%;
氨氰浸出48-96小時,攪拌反應,浸出溫度10-60℃,浸出結束,礦漿備用;
步驟二、浸出礦漿三段逆流洗滌,第一段底流濃度為50-55%,洗滌水礦比3-5:1,時間為8~10小時,溫度為10~40℃;
第二段洗滌底流濃度50-55%,洗滌水礦比3-5:1,時間為8~10小時,溫度為10~40℃;
第三段洗滌底流濃度45-50%,洗滌水礦比3-5:1,時間為8~10小時,溫度為10~40℃;
經過三段洗滌之后,洗滌貴液備用;
步驟三:洗滌貴液炭密度10-15g/L,吸附24-36小時。
其中,所述步驟一含銅氧化金礦優選銅品位小于5%,銅物相以氧化銅為主。
其中,所述步驟一氨氰浸出中,銨鹽與氰化鈉分三次加入,優選總銨鹽6-15kg/t,總氰化鈉0.5-1kg/t,每8-12小時加入一次,三階段氨氰比(NH4+:NaCN兩者質量比)分別為3-4:1、1-2:1和0.5-1:1。
其中,所述步驟一氨氰浸出中,銨鹽可以為硫酸銨、碳酸銨、碳酸氫氨和硝酸銨中的至少一種,也可以為氨水。
其中,所述步驟一氨氰浸出中,三階段NH4+濃度優選分別為1.0-1.5g/L、0.5-1.0g/L、0.25-0.75g/L。
所述步驟一氨氰浸出中,浸出時間48-96小時,浸出溫度優選為15-40℃,浸出礦漿濃度優選為20-5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紫金礦冶技術有限公司;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廈門紫金礦冶技術有限公司;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7443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聯系信息更新方法、裝置和系統
- 下一篇:手術機器人定位標志點自動識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