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帶有振動輔助除塵的多區域除塵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274402.0 | 申請日: | 2014-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145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03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昊楓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8B7/04 | 分類號: | B08B7/04;B08B7/02;B08B6/00;H02S40/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帶有 振動 輔助 除塵 區域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太陽能電池板,尤其涉及太陽能電池板的除塵系統。
背景技術
太陽能電池板表面的玻璃板往往容易積灰塵,灰塵會導致太陽能電池板發電效率急劇下降,嚴重影響太陽能電站的發電效率。目前,太陽能電池板表面的除塵方式主要依靠風力除塵、超聲波除塵、刮板式除塵等幾種方式,上述除塵方式的主要缺點是:風力除塵與刮板式除塵的可靠性不高、結構復雜、使用壽命短,并且在惡劣環境下無法使用;超聲波除塵的缺點是成本高、易用性差。
目前已出現的電磁平面除塵裝置,采用灰塵檢測傳感器及成對的電極,通過檢測灰塵量對電極施加交流電,利用靜電力使粉塵被清除;這種除塵裝置使用時,由于在每對電極上施加固定大小的交流電,其可控性差,不能靈活調整,導致能耗和成本高,灰塵傳感器檢測的準確度不高,不能準確地控制除塵操作,導致除塵效果不佳。
發明內容
本申請人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點,進行研究和改進,提供一種帶有振動輔助除塵的多區域除塵系統,其具有控制靈活、檢測可靠的特點。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帶有振動輔助除塵的多區域除塵系統,包括多片太陽能電池板,太陽能電池板上分別裝置有玻璃保護層;
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的一側裝置分別裝置有振動器;所述玻璃保護層的下表面分別裝置有多根平行的電極,電極的端部連接高壓除塵模塊,相鄰的高壓除塵模塊間相互級聯;所述高壓除塵模塊包括與電極連接的高壓開關,高壓開關電連接高壓切換模塊,高壓切換模塊通過高壓供電模塊供電;
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的輸出端上連接有功率檢測模塊,功率檢測模塊將檢測的功率數據傳遞給DSP實時數據處理模塊,所述DSP實時數據處理模塊通過智能控制模塊與所述高壓切換模塊連接,所述智能控制模塊的輸出端分別連接所述振動器;所述DSP實時數據處理模塊通過將功率檢測模塊檢測的功率數據進行多次對比并多次實時調節高壓切換參數得到太陽能電池板的最大輸出功率,并將最大輸出功率下的高壓切換參數傳遞給智能控制模塊控制高壓切換模塊;所述高壓切換參數包括高壓數值、開關頻率及開關電極位置。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發明采用振動除塵與電磁除塵相結合,提高了除塵效率及效果;通過檢測太陽能電池板的輸出功率,通過DSP實時數據處理模塊對高壓數值、開關頻率及開關位置進行單獨調節或者組合調節,通過高壓切換模塊對電極上交替施加高壓,電極之間產生波動的靜電場,有效地去除了玻璃保護層上的灰塵,具有可控性好、調整靈活的特點;多片太陽能電池板之間采用級聯的方式連接,由單個智能控制模塊即能對每片太陽電池板進行除塵,簡化了除塵操作、降低了能耗。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框圖。
圖3為本發明的單片太陽能電池板的工作原理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見圖1至圖3,本發明包括多片太陽能電池板1,太陽能電池板1上分別裝置有玻璃保護層2;
太陽能電池板的一側分別裝置有振動器8,振動器8用于驅動太陽能電池板1的振動,進行輔助除塵;玻璃保護層2的下表面分別裝置有多根平行的電極3,電極3的端部連接高壓除塵模塊4,相鄰的高壓除塵模塊4間相互級聯;高壓除塵模塊4包括與電極3連接的高壓開關41,高壓開關41電連接高壓切換模塊42,高壓切換模塊42通過高壓供電模塊43供電,高壓切換模塊42對電極3上交替施加高壓,電極3之間產生波動的靜電場,玻璃保護層2上的灰塵經靜電場極化后浮起并波動脫落;
太陽能電池板1的輸出端上連接有功率檢測模塊5,功率檢測模塊5將檢測的功率數據傳遞給DSP實時數據處理模塊6,DSP實時數據處理模塊6通過智能控制模塊7與高壓切換模塊42連接,智能控制模塊7的輸出端分別連接振動器8,用于控制振動器8的工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昊楓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昊楓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7440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