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從5-甲酰纈草酸制備6-氨基己酸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274106.0 | 申請日: | 2009-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78532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5 |
| 發明(設計)人: | 比托納拉·凱薩琳娜·拉伊馬克斯-弗蘭肯;馬丁·斯庫爾曼;埃克斯勒·克里斯多佛·特里弗澤;斯蒂法恩·馬莉亞·安德勒·德威爾德曼 | 申請(專利權)人: | 基因組股份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P13/00 | 分類號: | C12P13/00;C12P17/10;C12N1/15;C12N1/19;C12N1/21;C12N15/54;C12N15/6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東方億思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肖善強 |
| 地址: | 美國加利***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纈草 制備 氨基 己酸 | ||
1.用于制備6-氨基己酸的方法,其中所述6-氨基己酸是使用微生物從5-甲酰基戊酸酯制備的,其中所述微生物包含能夠催化轉氨基反應和/或還原性氨基化的酶以從5-甲酰基戊酸酯生產6-氨基己酸,其中所述能夠催化轉氨基反應的酶選自氨基轉移酶E.C.2.6.1的組,且其中所述能夠催化還原性氨基化的酶選自氨基酸脫氫酶E.C.1.4.1的組。
2.根據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微生物包含能夠催化轉氨基反應的酶,其中所述能夠催化轉氨基反應的酶選自氨基轉移酶E.C.2.6.1的組。
3.根據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微生物包含能夠催化還原性氨基化的酶,其中所述能夠催化還原性氨基化的酶選自氨基酸脫氫酶E.C.1.4.1的組。
4.根據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微生物包含能夠催化轉氨基反應和還原性氨基化的酶,其中所述能夠催化轉氨基反應的酶選自氨基轉移酶E.C.2.6.1的組,且所述能夠催化還原性氨基化的酶選自氨基酸脫氫酶E.C.1.4.1的組。
5.根據權利要求1、2和4中任一的方法,其中所述氨基轉移酶選自β-氨基異丁酸酯:α-酮戊二酸酯氨基轉移酶、β-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4-氨基-丁酸酯氨基轉移酶EC 2.6.1.19、L-賴氨酸6-氨基轉移酶EC 2.6.1.36、2-氨基己二酸酯氨基轉移酶EC2.6.1.39、5-氨基戊酸酯氨基轉移酶EC 2.6.1.48、2-氨基己酸酯氨基轉移酶EC 2.6.1.67或賴氨酸:丙酮酸酯6-氨基轉移酶EC 2.6.1.71的組。
6.根據權利要求1、3和4中任一的方法,其中所述氨基酸脫氫酶選自賴氨酸-6-脫氫酶EC 1.4.1.18的組。
7.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的方法,其中所述酶選自能夠催化轉氨基反應和/或還原性氨基化的下述酶的組,所述酶來自選自Vibrio;Pseudomonas;Bacillus;Mercurialis;Asplenium;Ceratonia;哺乳動物;Neurospora;Escherichia;Thermus;Saccharomyces;Brevibacterium;Corynebacterium;Proteus;Agrobacterium;Geobacillus;Acinetobacter;Ralstonia;Salmonella;Rhodobacter和Staphylococcus組的生物。
8.根據權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所述酶選自能夠催化轉氨基反應和/或還原性氨基化的下述酶的組,所述酶來自選自Bacillus subtilis、Bacillus weihenstephanensis、Rhodobacter sphaeroides、Staphylococcus aureus、Legionella pneumophila、Nitrosomonas europaea、Neisseria gonorrhoeae、Pseudomonas syrmgae、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Vibrio fluvialis和Pseudomonas aeruginosa組的生物。
9.根據權利要求1、2或4中任一的方法,其中所述氨基轉移酶由根據Sequence ID 2、Sequence ID 5、Sequence ID 8、Sequence ID 12、Sequence ID 15、Sequence ID 17、Sequence ID 19、Sequence ID 21、Sequence ID 23、Sequence ID 25、Sequence ID 27、Sequence ID 29、Sequence ID 65、Sequence ID 67或Sequence ID 69的氨基酸序列組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基因組股份公司,未經基因組股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7410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R?3?氨基哌啶的生物制備方法
- 下一篇:餐廚垃圾的處理方法及其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