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金屬復合管及其制造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273920.0 | 申請日: | 2014-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1928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03 |
| 發明(設計)人: | 吳澤;袁江龍;李奇;虞明星;黃曉華;張燕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向陽航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9/02 | 分類號: | F16L9/02;B23K33/00;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創知專利事務所 61213 | 代理人: | 譚文琰 |
| 地址: | 710077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雙金屬 復合管 及其 制造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金屬管狀產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金屬復合管及其制造工藝。
背景技術
金屬管道已在石油天然氣輸送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碳鋼管應用最廣,但耐腐蝕性能差。在耐腐蝕合金管中,雙金屬復合管因其優越的力學性能、良好的耐腐蝕性能、可焊性強等特點,在石油天然氣輸送管道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目前,雙金屬復合管主要采用爆炸復合法制備,即將基管與內襯管裝配,然后將集束炸藥放置在內襯管軸線上,通過炸藥瞬間生產的爆炸力,引起水槽內水壓瞬間增高,瞬間增高的水壓推動內襯管在直徑方向向外擴張,在軸向方向向內收縮,向外擴張的內襯管在水壓的作用下,擴張至外基管的內表面上,并在水壓的作用下,隨外基管繼續擴張,直至壓力消失,復合成形。爆炸復合后的雙金屬復合管的基管與內襯管管端平齊,不易進行堆焊,且堆焊質量不佳。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雙金屬復合管。該雙金屬復合管通過在基管兩端內壁上開設環形凹槽,并在環形凹槽內焊接第一堆焊層,能夠保證基管與內襯管管端的有效復合,確保了雙金屬復合管的內襯管在環焊過程中不受基管的影響,保證了薄壁不銹鋼內襯的焊接施工質量。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雙金屬復合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管和套裝于基管內側的內襯管,所述內襯管的長度小于基管的長度,所述基管的兩端內壁上均開設有環形凹槽,所述環形凹槽內焊接有第一堆焊層,所述第一堆焊層的內徑與基管的內徑相同,所述第一堆焊層的內壁上且位于內襯管的端部焊接有第二堆焊層,所述第二堆焊層的端部與基管的端部平齊,所述第二堆焊層的內徑與內襯管的內徑相同,所述第二堆焊層沿雙金屬復合管軸向的深度小于環形凹槽沿雙金屬復合管軸向的深度。
上述的一種雙金屬復合管,所述環形凹槽沿雙金屬復合管軸向的深度為40mm~60mm。
上述的一種雙金屬復合管,所述環形凹槽垂直于雙金屬復合管軸向的深度為2mm~3mm。
上述的一種雙金屬復合管,所述第二堆焊層沿雙金屬復合管軸向的深度為20mm~30mm。
上述的一種雙金屬復合管,所述基管為碳鋼基管。
上述的一種雙金屬復合管,所述內襯管為不銹鋼內襯管。
上述的一種雙金屬復合管,所述第一堆焊層為不銹鋼堆焊層。
上述的一種雙金屬復合管,所述第二堆焊層為不銹鋼堆焊層。
另外,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制造上述雙金屬復合管的工藝,其特征在于,該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在雙金屬復合管的基管兩端內壁機加工出環形凹槽;
步驟二、在步驟一中機加工出的環形凹槽上堆焊與雙金屬復合管的內襯管相同材質的金屬,然后車加工形成與基管內壁平齊的第一堆焊層;
步驟三、向步驟二中形成第一堆焊層的基管內裝配內襯管,采用爆炸復合法對裝配后的基管和內襯管進行復合,得到半成品;
步驟四、對步驟三中所述半成品機加工出焊接坡口,然后對焊接坡口進行密封焊接,打磨密封焊接的焊縫形成第二堆焊層,得到雙金屬復合管。
上述的方法,步驟二中堆焊采用氬弧焊接、埋弧焊或噴焊。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本發明的雙金屬復合管通過在基管兩端內壁上開設環形凹槽,并在環形凹槽內焊接第一堆焊層,能夠保證基管與內襯管管端的有效復合。
2、本發明的結構確保了雙金屬復合管的內襯管在環焊過程中不受基管的影響,保證了薄壁不銹鋼內襯的焊接施工質量。
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雙金屬復合管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基管;??????2—內襯管;?????3—第一堆焊層;
4—第二堆焊層。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的一種雙金屬復合管,包括基管1和套裝于基管1內側的內襯管2,所述內襯管2的長度小于基管1的長度,所述基管1的兩端內壁上均開設有環形凹槽,所述環形凹槽內焊接有第一堆焊層3,所述第一堆焊層3的內徑與基管1的內徑相同,所述第一堆焊層3的內壁上且位于內襯管2的端部焊接有第二堆焊層4,所述第二堆焊層4的端部與基管1的端部平齊,所述第二堆焊層4的內徑與內襯管2的內徑相同,所述第二堆焊層4沿雙金屬復合管軸向的深度小于環形凹槽沿雙金屬復合管軸向的深度。
本實施例中,所述環形凹槽沿雙金屬復合管軸向的深度為50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向陽航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西安向陽航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7392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