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大蒜定向播種機、大蒜定向插植裝置及大蒜定向插植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273129.X | 申請日: | 2014-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165193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7 |
| 發明(設計)人: | 方憲法;苑嚴偉;牛康;楊炳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A01C7/20 | 分類號: | A01C7/20;A01C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006 | 代理人: | 梁揮,常大軍 |
| 地址: | 100083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大蒜 定向 播種機 裝置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大蒜播種機械,特別涉及一種定向控制大蒜直立插入到土壤中,保證蒜瓣入土后蒜尖朝向的大蒜定向插植裝置以及具有該大蒜定向插植裝置的大蒜定向播種機。
本發明還涉及一種使用大蒜定向插植裝置進行定向插植的方法。
背景技術
大蒜作為一種廣泛種植的經濟作物,是我國農產品出口的一個主要品種,已經成為農業經濟新的增長點之一。大蒜播種過程中,蒜尖在土壤中的朝向會影響大蒜的發芽率、發芽時間、大蒜的長勢和成熟蒜頭的品質。蒜尖在播種后直立朝上是期望的狀態,傳統的作業方式是采用人工方式插播種植。但人工種植大蒜的作業方式消耗大量人力、生產率低,并且延誤農時。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大蒜播種機主要是以提高播種效率為目的,不能有效控制播種后大蒜磷芽的朝向。
目前,對于大蒜磷芽方向的識別和控制問題,相關科研人員分別采用機械、機電、液壓或圖像處理等技術進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專利號為ZL201220063066.1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提供了一種利用大蒜外形特點和重心位置的機械式蒜瓣芽向控制裝置。專利號為ZL201310226284.1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提供了一種利用輔助氣流穩定扶正管中蒜瓣的蒜瓣扶正裝置。申請號為201210333217.5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提供了一種基于單片機控制的大蒜播種機蒜瓣自動定向裝置和方法。申請號是201110402838.X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提供了一種采用光電傳感和識別技術的蒜瓣磷芽方向識別調正裝置。但從實際的應用效果來看,目前市場上并沒有出現能夠較好完成大蒜定向種植的播種機,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已經實現方向控制的蒜瓣落到土壤種穴中之后,大蒜的自立狀態易于被后續的覆土等作業工序干擾而被破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現有的大蒜播種機無法保證大蒜蒜尖在播種后直立朝上的問題,提出一種大蒜定向插植裝置以及具有該大蒜定向插植裝置的大蒜定向播種機,能夠很好解決現有的大蒜播種機在播種過程中蒜尖方向入土后的控制問題。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大蒜定向播種方法,能夠降低人工操作作業強度,極大提高大蒜定向種植生產率,同時降低勞動成本。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大蒜定向插植裝置,安裝在一大蒜定向播種機上,包括:
機架組件;
排種斗,連接在所述機架組件上,供一蒜瓣種粒以蒜尖朝上的直立姿態通過;以及
夾持輸送組件,連接在所述機架組件上且與一驅動件連接,設置在所述排種斗的下方以承接從所述排種斗落下的所述蒜瓣種粒,并在所述驅動件作用下夾持所述蒜瓣種粒向下輸送,直至所述蒜瓣種粒以蒜尖朝上的直立姿態插入一土埂中;
其中,所述機架組件底端具有缺口,以形成所述土埂。
上述的大蒜定向插植裝置,其中,所述缺口呈上窄下寬的梯形。
上述的大蒜定向插植裝置,其中,所述機架組件包括第一側板、第二側板和前板,所述第一側板和所述第二側板平行設置,所述前板傾斜連接在所述第一側板上,所述缺口包括第一缺口、第二缺口和第三缺口,所述第一缺口設置于所述前板的底端,所述第二缺口設置于所述第一側板的底端,所述第三缺口設置于所述第二側板的底端,所述第一缺口、所述第二缺口和所述第三缺口呈直線排列。
上述的大蒜定向插植裝置,其中,所述第一缺口、所述第三缺口于所述第一側板上的投影與所述第二缺口重合。
上述的大蒜定向插植裝置,其中,所述前板包括第一前板、第二前板和第三前板,所述第一前板連接在所述第一側板上,所述第二前板和所述第三前板對稱連接在所述第一前板的兩側,所述第一側板、所述第二側板和所述第三側板的前端共同形成所述第一缺口。
上述的大蒜定向插植裝置,其中,所述夾持輸送組件包括左右設置的右皮帶輸送機構和左皮帶輸送機構,所述右皮帶輸送機構和所述左皮帶輸送機構之間具有一間隙,所述間隙與所述蒜瓣種粒相適配,所述間隙的末端位于所述第二缺口和所述第三缺口之間。
上述的大蒜定向插植裝置,其中,所述右皮帶輸送機構和所述左皮帶輸送機構通過一齒輪機構連接。
上述的大蒜定向插植裝置,其中,所述右皮帶輸送機構包括第一右輸送軸、第二右輸送軸、第一右皮帶輪、第二右皮帶輪和右輸送皮帶,所述第一右輸送軸和所述第二右輸送軸上下平行連接在所述第一側板和所述第二側板之間,所述第一右皮帶輪連接在所述第一右輸送軸上,所述第二右皮帶輪連接在所述第二右輸送軸上,所述右輸送皮帶連接在所述第一右皮帶輪和所述第二右皮帶輪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7312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