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油煙凈化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271656.7 | 申請日: | 2014-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194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03 |
| 發明(設計)人: | 李宛蓉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宛蓉 |
| 主分類號: | F24C15/20 | 分類號: | F24C15/20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廖世傳 |
| 地址: | 541004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油煙 凈化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流動餐車,特別是一種油煙凈化車。
(二)背景技術:
為方便人們日常餐飲,市面上有越來越多的流動餐車出現。
其中,有的餐車是以現煮現炸食物為主,如蒸煮、燒烤和煎燒,其過程伴隨著大量油煙產生。
目前,這類餐車形式簡陋,沒有任何對油煙的處理措施,任由油煙氣體散發到空氣中,造成對空氣的污染。
現有技術中,對油煙的處理裝置或設備已有使用,這類技術基本上是于固定場合使用,但如何在移動餐車上運用,還未有行之有效的方案。
(三)發明內容:
為此,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油煙凈化車,其主要目的是解決移動餐車排放的油煙氣體對大氣環境造成污染的問題。
能夠實現上述目的的油煙凈化車之技術方案,包括車體上方前部的油煙吸煙區(蒸煮、燒烤和煎燒區域)、車體下方的油煙凈化區和車體上方后部的油煙排放區,所述油煙吸煙區內設置吸油煙罩,所述油煙排放區設置排煙管,具體結構設計為:
1、所述油煙吸煙區的正面為敞口,底部為鍋灶平臺,左、右側面為車體側板,后部為車體中部立板,頂部為車體頂板,所述吸油煙罩設于車體頂板和車體中部立板交匯處。
2、所述油煙排放區由鍋灶平臺(向后延伸)、左、右車體側板、車體后板、車體中部立板和車體頂板封閉,油煙排放區的進氣口開設于鍋灶平臺的一側,所述排煙管豎直連通于車體頂板另一側上開設的排氣口。
3、所述油煙凈化區正面為活動蓋板,底部為車體底板,左、右側面為車體側板,后部為車體后板,頂部為鍋灶平臺(整板),油煙凈化區設有由消聲海綿包裹的凈化通道(左、右走向),所述凈化通道的一側出氣口向上連通油煙排放區的進氣口,該出氣口內設置抽拉式阻水網,凈化通道另一側的進氣口向上連通吸油煙罩的出氣口,凈化通道進氣口內設置凈化裝置,所述凈化裝置包括外冷式軸流風機、環形噴水管和供水馬達,所述環形噴水管設于外冷式軸流風機的風扇葉前,環形噴水管上均布開設的噴水口面對風扇葉,所述供水馬達的出水口通過出水管連通環形噴水管。
4、所述車體底板下方設置水箱,所述供水馬達的進水口通過進水管連通水箱,凈化通道底部以及車體底板上開設有與水箱連通的回水口。
上述結構中,油煙吸煙區產生的油煙由吸油煙罩收集至油煙凈化區,經油煙凈化區的油煙凈化裝置凈化后,油煙及有毒氣體隨霧化液體凝結回流至水箱,清潔空氣經油煙排放區通過排煙管排放,從而達到防止油煙氣體污染空氣的目的。
進一步合理的結構設計為:所述凈化通道設于油煙凈化區后部,所述供水馬達設于油煙凈化區前部,連通供水馬達出水口和環形噴水管的出水管貫穿凈化通道的前端面。
為合理利用空間,所述供水馬達由豎直隔板隔離于油煙凈化區前部一側,油煙凈化區前部另一側區域作為櫥柜使用,放置餐廚用具或擺放煤氣罐等。
所述外冷式軸流風機的風扇葉和電機用防護罩使之與油煙隔離,并在電機前端與風扇葉之間的防護罩底部開設通風口,利用風扇葉自轉產生的負壓,使外部空氣進入冷卻電機。
為合理布局,所述油煙排放區的左、右車體側板設置為雙層板,雙層板之間由橫板分隔出多層框格,放置油、鹽、醬、醋罐等物品。
爐灶、燒烤爐灶及各種蒸煮灶臺平放或鑲嵌在油煙吸煙區的鍋灶平臺上。
為防止雨水進入,所述排煙管的排煙口側向布置。
為便于晚間使用,所述油煙吸煙區的車體頂板上安裝有LED照明燈。
本發明由外部電源供電,即所述LED照明燈、吸油煙罩以及外冷式軸流風機和供水馬達均通過空氣開關與220V外接電源連接。
便于運輸和存放,所述油煙吸煙區、油煙排放區和油煙凈化區均為可拆卸和組裝結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油煙凈化車將霧化式油煙凈化裝置集成于流動餐車上,并合理布局油煙吸煙區、油煙凈化區和油煙排放區位置,使流動餐車可隨時收集產生的油煙并進行行之有效的凈化處理,最后實現清潔無味氣體排放,有利于環境的保護。
(四)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的A—A剖示圖。
圖號標識:1、油煙吸煙區;2、油煙排放區;3、油煙凈化區;4、吸油煙罩;5、排煙管;6、鍋灶平臺;7、活動蓋板;8、消聲海綿;9、抽拉式阻水網;10、外冷式軸流風機;11、環形噴水管;12、供水馬達;13、水箱;14、車輪;15、凈化通道;16、回水口;17、防護罩。
(五)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宛蓉,未經李宛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7165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