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秸稈促腐菌劑包膜的生物有機肥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271212.3 | 申請日: | 2014-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167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03 |
| 發明(設計)人: | 劉偉;孫磊;門慶永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寶源生物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 地址: | 264006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秸稈 促腐菌劑 包膜 生物 有機肥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肥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秸稈促腐菌劑包膜的生物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中國的農作物秸稈資源擁有量非常豐富且居世界首位,每年有6億噸農作物秸稈產生,玉米、小麥和水稻秸稈是我國三大主要農作物秸稈資源。東北地區和華北地區是我國主要的糧食產區,玉米產量約占全國的三分之一,小麥產量約占全國的四分之一。這些地區復種指數高,大量的生物質資源(秸稈)得不到有效還田利用。其中,31.5%的秸稈用作農村地區炊事能源,25%的秸稈在農田中就地焚燒。據我國生物質燃燒研究表明,秸稈燃燒對生物質燃燒排放的顆粒物和各種污染物最多。在全球范圍內作物秸稈燃燒占生物質燃燒的20%左右,是生物質燃燒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部把秸稈直接還田作為沃土計劃的主要措施并列入了全國豐收計劃工程,同時,秸稈粉碎還田還能提高小麥產量。
農作物秸稈就地還田可以提升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因此,秸稈腐熟劑的選擇與應用,成為項目實施取得效果的關鍵之一。選擇與使用秸稈腐熟菌劑的目的為,通過此類產品中的微生物及其產生的酶來加速秸稈的腐解,以此實現秸稈快速腐解,提高土壤有機質和鉀氮等養分含量,培肥土壤。
由于秸稈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多糖類大分子物質)、半纖維素、木質素(高分子芳香族化合物)等大分子,這三者被稱為植物體的“三素”。“三素”的特點是分子量大(幾萬至千萬)、結構緊密有序(有晶和非晶體區)、抗分解力強(非常穩定)。又因多數作物秸稈的表面還存在大量蠟質層,更增加了秸稈的分解難度。可見,要使秸稈腐解的確不易,需要能夠產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木質素酶的多種微生物共同參與,進行逐步有序的接力分解過程,才能完成秸稈“三素”的腐解。微生物是產生“三素酶”的主要來源,在秸稈物質的降解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不同微生物產生的“三素酶”的能力差異很大。一般地,纖維素和半纖維素被細菌、放線菌和真菌所分解,木質素被真菌和細菌所分解。由于分解秸稈的“三素酶”是多酶體系,酶組分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協同作用,所以,要求多菌株的配合、相互補充,才能促進纖維素類物質的分解,尤其是細菌與真菌之間具有比較強的相互作用。纖維素分解菌與木質素分解菌對稻草和小麥的聯合分解能力明顯高于任何一個單一菌株。必須說明的是,多個菌的作用并不是簡單效應的算術加和。
在“秸稈還田提升土壤有機質”項目中,要求秸稈就地還田腐解,應用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多數做法是將水稻、小麥等秸稈直接平鋪還田,有的還加以簡單切段處理,或埋于墑溝(20cm×20cm小溝),然后每畝撒施2公斤有機物料腐熟菌劑以促進秸稈的腐解,以達到不影響下一茬作物的種植、移栽、生長,實現提高產量、提升土壤有機質和土壤肥力等綜合效果。
生物肥料的出現,將改變這一秸稈降解方法,生物肥料在收貨后(秸稈粉碎還田)投入田間,菌膜發揮作用降解秸稈,而后顆粒中心的復混肥料為下季作物生長提供養分。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秸稈促腐菌劑包膜的生物有機肥料。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秸稈促腐菌劑包膜的生物肥料的制備方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秸稈促腐菌劑包膜的生物有機肥料,按重量份,由包括以下組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無機肥料35-56份,有機肥料20-40份,腐植酸1-6份,填料4-16份,多糖助劑5-10份以及促腐微生物菌劑,所述促腐微生物菌劑使每克所述生物有機肥料中含有不低于1.1×1010cfu的促腐微生物菌株。
優選地,秸稈促腐菌劑包膜的生物有機肥料按重量份,由包括以下組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無機肥料37-51份、有機肥料20-35份、腐植酸5-6份、填料12-15份、多糖助劑6-8份以及促腐微生物菌劑,所述促腐微生物菌劑使每克所述生物有機肥料中含有不低于1.2×1010cfu的促腐微生物菌株。
本發明所述的生物有機肥料,所述促腐微生物菌劑中含有的微生物菌群包括酵母菌、乳酸菌中的一種或兩種以及下述菌種中的4-10種:蠟狀芽孢桿菌、環狀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巨大芽孢桿菌、膠凍樣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丙酮丁醇梭菌、巴氏梭菌、浸麻芽孢桿菌、多粘類芽孢桿菌。
優選地,所述促腐微生物菌劑中含有的微生物菌群由酵母菌、乳酸菌、巨大芽孢桿菌、膠凍樣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巴氏梭菌組成;按濃度比,酵母菌:乳酸菌:巨大芽孢桿菌:膠凍樣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巴氏梭菌=2:1:1:1:1: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寶源生物有限公司,未經山東寶源生物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7121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