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語音質量優化方法及裝置、終端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271058.X | 申請日: | 2014-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188075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劍寅;任雨樵;苑婷婷;費澤松;李文智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24/02 | 分類號: | H04W24/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張振偉;王黎延 |
| 地址: | 100032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語音 質量 優化 方法 裝置 終端 | ||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語音質量優化方法及裝置、終端。所述方法包括:確定當前的信道質量低于設定指標時,為待傳輸信息選擇相應的AMR?WB編碼模式,并利用所選的AMR?WB編碼模式對所述待傳輸信息進行編碼;利用MDC將編碼后的待傳輸信息轉換為兩個描述信息;調整所述兩個描述信息的編碼速率,使調整后的編碼速率與AMR?WB的編碼速率保持一致;發送調整后的所述兩個描述信息。本發明實施例提高并優化了語音質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語音優化技術,尤其涉及一種語音質量優化方法及裝置、終端。
背景技術
由于長期演進(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統的全面IP化,語音的承載已不再是傳統的電路域交換方式而是采用與數據業務相同的分組域交換方式,話音業務將通過IP網絡實現。因此,在傳輸過程中會產生語音丟包,這將嚴重影響語音信號的質量。如何在網絡狀況較差的情況下,通過減小網絡中的丟包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在LTE系統中,語音傳輸通過自適應多速率寬帶編碼(AMR-WB,Adaptive Multi-rate-Wideband)編解碼器進行編解碼,因此針對系統而言,目前的丟包優化技術都是基于AMR-WB編解碼器進行的,目前主要采用多描述編碼(MDC,Multiple Description Coding)和差錯隱藏兩種方式。
差錯隱藏方式的原理是,在數據傳輸過程中如果有數據幀丟失,利用參數間相關性,并利用所接收到的前后幀的數據信息來預測或者內插出丟失的數據幀。但恢復的數據幀會有一定偏差。這是因為AMR-WB是基于CELP編碼結構進行編碼的,相鄰幀之間的參數具有很強的依賴性,分組的丟失不僅會影響到本幀信號的恢復,還會影響到隨后語音信號的恢復。因此在分組環境下丟失數據幀對語音質量的影響很大。
多描述方式的原理是,將AMR-WB編碼后的參數信息根據一定的準則劃分為多個部分,并將每一部分打成一個包進行發送,在接收端,當所有的包都接收到時,可以恢復出原有的參數,當丟失一部分包時,可以利用接收到的數據包來恢復數據信息。雖然此時恢復出來的數據會有所缺失,但是相對于丟失整個數據包,在語音質量上會有所提升。
采用差錯隱藏方式進行編解碼時,在低丟包率情況下,利用AMR-WB自帶的差錯隱藏算法可以保證語音質量,但是在丟包率較高的情況下,采用AMR-WB自帶的差錯隱藏算法提升語音質量的效果將會明顯降低,并且當前語音包的丟失,還會影響到后面語音包數據的恢復。
采用多描述方式進行編解碼時,雖然在高丟包率情況下可以保證語音質量,但是由于需要對編碼后的參數進行多描述,這樣每一種描述中會重復包含一些參數,使得多描述輸出的總編碼速率會大于原有編碼模式下的編碼速率,在傳輸中會占用比較多的資源。另外,經過多描述算法輸出的編碼速率不會與AMR-WB原有的九種編碼速率中的任何一種相同,會產生新的編碼速率,當需要應用于已有的通信系統中時,需要更新通信系統的網絡架構。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語音質量優化方法及裝置、終端,在不增加傳輸資源及改變原有通信系統架構的前提下,利用合理的編解碼匹配方案,達到比較好的丟包優化效果。
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語音質量優化方法,包括:
確定當前的信道質量低于設定指標時,為待傳輸信息選擇相應的自適應多速率寬帶編碼AMR-WB編碼模式,并利用所選的AMR-WB編碼模式對所述待傳輸信息進行編碼;
利用多描述編碼MDC將編碼后的待傳輸信息轉換為兩個描述信息;
調整所述兩個描述信息的編碼速率,使調整后的編碼速率與AMR-WB的編碼速率保持一致;
發送調整后的所述兩個描述信息。
優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未經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7105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