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葉片脈絡式霧化噴頭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271027.4 | 申請日: | 2014-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284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0 |
| 發明(設計)人: | 陳永平;程啟坤;邵陳希;張程賓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5B17/06 | 分類號: | B05B17/06;B05B1/26 |
| 代理公司: | 江蘇永衡昭輝律師事務所 32250 | 代理人: | 王斌 |
| 地址: | 210096***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葉片 脈絡 霧化 噴頭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霧化噴頭,具體涉及的是一種為實現高效霧化而設計的具有葉片脈絡通道特征的噴頭,本發明可用于解決噴頭霧化問題。
背景技術
在現代林農業生產中,環境保護受到很多重視。在過去通過噴頭施加農藥時,由于噴頭的通道設計以及霧化效果的限制,這不僅造成農藥的浪費,更為嚴峻的是造成了環境污染,進而對噴頭霧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由于成本和實用性方面的要求,單通道噴頭在實際中得到了廣泛使用。然而,在實際應用中,單出口噴頭也存在著如下問題:(1)單通道造成農藥分布不均勻,覆蓋面積因此變小,大量農藥也因此浪費;(2)沒有輔助的霧化設計,農藥噴出后霧化不夠。因此,傳統的單通道噴頭并不是解決霧化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迫切需要尋求一種新型高效的霧化噴頭的設計。
受葉片脈絡均勻輸送水分和無機鹽、輸出光合產物的啟迪,本發明將噴頭內通道設計成葉片脈絡結構,并將之與超聲波霧化技術緊密結合起來,以達到覆蓋面積廣、霧化均勻的目的。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的農藥噴頭結構設計上存在的覆蓋面積有限和霧化不均勻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新型的具有葉片脈絡通道結構特征的超聲波霧化噴頭。由于該噴頭實現了通道結構的優化設計和超聲波霧化技術的緊密結合,提高了噴頭的覆蓋面積和霧化效率,為噴霧裝置的穩定、高效霧化提供可靠保證,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農藥的浪費和環境的污染。
技術方案
為解決傳統噴頭設計上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葉片脈絡式霧化噴頭,由噴頭和超聲波霧化器構成,所述的噴頭包括輸液通道以及位于所述輸液通道末端的通過所述超聲波霧化器對液體霧化并噴出的出液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輸液通道為葉片脈絡式通道,由主輸送通道和m個分叉葉片脈絡通道組成,m為大于等于2的整數;所述的m個分叉葉片脈絡通道位于同一平面上且該平面與所述的主輸送通道垂直,主輸送通道的出口與所述m個分叉葉片脈絡通道的入口連接,所述的分叉葉片脈絡通道包括主干通道和分支通道,所述的主干通道包括至少兩級不同直徑的分級通道,所述的分級通道包括上級通道以及與上級通道首尾相連的下級通道,所述的上級通道與所述主輸送通道之間的距離小于下級通道與所述主輸送通道之間的距離,在所述每級分級通道的末端均連接有至少一個所述分支通道,所述的分支通道與連接在該級分級通道的下級通道的直徑和長度相同,所述的出液口位于所述主干通道的末端和分支通道的末端,所述的上級通道和下級通道的直徑之比為M-1/p,其中,p為直徑維數,取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3,所述的上級通道和下級通道的長度之比為M-1/q?,其中,q為長度維數,取大于1的實數。
所述的分叉葉片脈絡通道個數為5~10個,所述的分級通道的級數為3~5級,所述的分支通道為2個且對稱分布在分級通道的兩側。
所述的分支通道與所述的分級通道的夾角為30°~45°,為使所述的分支通道最大限度的布滿噴頭,而又不至于使分支通道出現交叉重疊的情況,所述的分支通道與所述的分級通道的夾角為30°~45°。
????所述的超聲霧化器利用電子高頻震蕩(振蕩頻率為1.7MHz?或2.4MHz,超過人的聽覺范圍,該電子振蕩對人體及動物無傷害),通過陶瓷霧化片的高頻諧振,將液態水分子結構打散而產生自然飄逸的水霧,不需加熱或添加任何化學試劑。與加熱霧化方式比較,能源節省了90%。另外在霧化過程中將釋放大量的負離子,其與空氣中漂浮的煙霧、粉塵等產生靜電式反應,使其沉淀。
本發明涉及到的霧化噴頭的技術方案在于葉片脈絡式通道與超聲波霧化技術的緊密結合。液體農藥經過主輸送通道進入葉片脈絡式通道,在分頭內部分散均勻并且在超聲波霧化器的作用下散開,大大提升了噴頭的霧化性能,達到加大覆蓋面積、增強霧化效果的目的。
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南大學,未經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7102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節約預應力錨索張拉段灌漿量的灌漿方法
- 下一篇:固體攝像裝置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