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泥鰍人工養殖的越冬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271020.2 | 申請日: | 2014-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822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08 |
| 發明(設計)人: | 董在良;李艷;董在好;吳浩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懷遠縣孔津湖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1/00 | 分類號: | A01K61/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師事務所 34117 | 代理人: | 鞠翔 |
| 地址: | 2330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泥鰍 人工 養殖 越冬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產養殖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泥鰍人工養殖的越冬方法。
背景技術
泥鰍(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具有較高的營養和藥用價值,在國內外市場上需求量較大,價格較好,人工養殖利潤高,見效快,養殖前景看好。國內泥鰍的養殖面積為1500萬~2000萬平方米,主要集中于江蘇、河南、湖北、山東、安徽和四川等地,養殖模式主要是池塘圍網有土養殖。目前制約泥鰍養殖效益的主要因素是泥鰍生長速度慢,年生長速度很難達到3倍以上;泥鰍人工養殖要做好越冬工作,在冬季溫度交底,若不做好防寒措施,泥鰍不能順利度過冬天。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進一步提出一種泥鰍人工養殖的越冬方法。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泥鰍人工養殖的越冬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氣溫下降到6℃以下時,將池塘水加深至1m,讓泥鰍鉆入水下泥土中進行冬眠,并在池角施入廄肥,以提高水溫,確保泥鰍安全越冬;若池水結冰,應及時破冰,防止泥鰍缺氧窒息死亡。
在池塘上方搭建采光棚,該采光棚為透光薄膜或透光玻璃制成的溫室。
在池塘邊沿設置有太陽能采光板,太陽能采光板通過循環管路連接保溫水箱,保溫水箱下端連接熱交換管,熱交換管上還設置有循環水泵,所述熱交換管從池塘的水面下通過,與池水發生熱交換,可對池水進行緩慢加熱。太陽能吸熱板可將太陽能轉化成熱能儲存在保溫水箱內,調節循環水泵的流量或者控制循環水泵是否控制,可以調節池塘內的水溫。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本發明提供的泥鰍人工養殖的越冬方法,可以避免因為水溫過低而導致泥鰍不能安全越冬,避免水面結冰而導致水體缺氧,該方法可以提高泥鰍人工養殖越冬的成活率,提高泥鰍養殖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實施例1
一種泥鰍人工養殖的越冬方法,當氣溫下降到6℃以下時,將池塘水加深至1m,讓泥鰍鉆入水下泥土中進行冬眠,并在池角施入廄肥,以提高水溫,確保泥鰍安全越冬;若池水結冰,應及時破冰,防止泥鰍缺氧窒息死亡,在池塘上方搭建采光棚,該采光棚為透光薄膜或透光玻璃制成的溫室。
實施例2
一種泥鰍人工養殖的越冬方法,當氣溫下降到6℃以下時,將池塘水加深至1m,讓泥鰍鉆入水下泥土中進行冬眠,并在池角施入廄肥,以提高水溫,確保泥鰍安全越冬;若池水結冰,應及時破冰,防止泥鰍缺氧窒息死亡,在池塘邊沿設置有太陽能采光板,太陽能采光板通過循環管路連接保溫水箱,保溫水箱下端連接熱交換管,熱交換管上還設置有循環水泵,所述熱交換管從池塘的水面下通過,與池水發生熱交換。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以及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懷遠縣孔津湖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未經懷遠縣孔津湖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7102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苜蓿降血糖沖劑
- 下一篇:一種遼西北低山丘陵區果園水土保持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