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電飯煲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269748.1 | 申請日: | 2014-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23932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12 |
| 發(fā)明(設計)人: | 鈴木利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立空調·家用電器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A47J27/00 | 分類號: | A47J27/00;A47J3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322 | 代理人: | 龍淳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飯煲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利用內鍋的形狀對內鍋內部的對流施加變化來煮飯的電飯煲。
背景技術
近年來,電飯煲以電磁感應加熱式為主流,作為內鍋的原材料,在外側使用利用感應加熱線圈進行感應加熱的磁性材料,在內側使用熱傳導性良好的材料,使得來自通過感應加熱而發(fā)熱的磁性材料的熱量均勻地傳遞到內鍋內部的米。一般利用與內鍋底部相對設置的感應加熱線圈,以電磁感應高效率、高消耗電力地對內鍋本身進行加熱,由此在內鍋內部獲得強的對流來烹煮。
相反地,內鍋內部的對流沿著被強烈加熱的內鍋的外周上升,在上部水面附近從中央部向下方對流,因此存在煮好時內鍋外周的米飯隆起,煮好時的表面的中央部凹陷的問題。因此,中央部的米飯與外周部相比存在飯粒小且硬的問題。
在現有的這種電飯煲中,如專利文獻1所示,在與感應加熱線圈相對的電磁感應加熱烹飪器用鍋(內鍋)的底部的外側的不銹鋼設置有最大深度0.4mm的凹凸,對溫度分布施加變化,由此引發(fā)小的對流。
另外,如專利文獻2所示,為了促進從鍋(內鍋)外周部向上部的對流從底面起設置有大致60°的圓錐狀部,遠離感應加熱線圈的圓錐狀部為了使熱傳導變得良好而壁厚比其它部分厚。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3475955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平8-33562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在上述專利文獻1中,在內鍋設置有小的凹凸,引發(fā)細小復雜的對流,米被均勻地加熱,但是從內鍋外周部上升從中央部向下方去的大的對流沒有變化,中央部煮好時變得凹陷,并不能夠解決本發(fā)明的技術問題。
另外,專利文獻2中,來自內鍋外周部的對流變強,因此煮好時外周更加隆起中央部更加凹陷,對解決本發(fā)明的技術問題來說發(fā)揮相反的效用。
專利文獻1、2中,使對流沿著內鍋的外周進行。這是因為,進行煮飯時米會變粘對流變難,所以使對流沿著對流阻力少的內鍋側壁。因此,煮好時成為內鍋外周部隆起、中央部凹陷的狀態(tài)。存在中央部的米飯與外周部相比飯粒小且硬的問題,煮好的表面在視覺上也有看起來不蓬松的問題。
另外,雖然也可以通過使加熱線圈接近內鍋底部的中央部使得從內鍋中央部向上部對流,從而使中央部的米飯不凹陷,但是因為總是很強地加熱中央部,所以反之存在中央部變得過軟,內鍋外周部變硬、飯粒小的問題。
當進行煮飯米變粘時,來自中央部的對流因為水上升的阻力變大而難以對流,因此存在特別在中央部的底部附近的米飯成為粥狀的問題。
用于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
本發(fā)明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而完成的,第一方面為一種電飯煲,其包括:主體;裝卸自如地設置于該主體的內部的內鍋;設置于與該內鍋的底面相對的位置,對上述內鍋進行感應加熱的加熱線圈;和覆蓋上述主體和上述內鍋的上面開口部的外蓋,其中,上述內鍋包括:設置于上端的凸緣部;設置于該凸緣部的下方的圓筒狀的垂直側面部;設置于該外周側面部的下方,下端的直徑比上端的直徑小的傾斜側面部;設置于該傾斜側面部的下方的角部;設置于該角部的內側的環(huán)狀平面部;和設置于該環(huán)狀平面部的內側的底面中央部,上述垂直側面部和上述底面中央部的壁厚比上述環(huán)狀平面部的壁厚更厚,上述角部和上述傾斜側面部的壁厚比上述環(huán)狀平面部的壁厚更薄。
另外,第二方面為一種電飯煲,其包括:主體;裝卸自如地設置于該主體的內部的內鍋,該內鍋具有凸緣部和處于下方的圓錐狀的傾斜部;設置于與該內鍋的底部相對的位置,對上述內鍋進行感應加熱的感應加熱線圈;和覆蓋上述主體和上述內鍋的上面開口部的外蓋,其中,上述內鍋構成為:從與上述感應加熱線圈相對的環(huán)狀平面部的內側起的中心的壁厚比上述環(huán)狀平面部的壁厚更厚,從上述凸緣部的正下方到上述傾斜部的外周側面部的壁厚比上述環(huán)狀平面部的壁厚更厚,從上述環(huán)狀平面部到上述外周側面部之間的角部和上述傾斜部的壁厚比上述環(huán)狀平面部的壁厚更薄。
發(fā)明效果
根據本發(fā)明,能夠煮好硬度和飯粒大小均勻的米飯。
附圖說明
圖1是一個實施例的電飯煲的截面圖。
圖2是該電飯煲的內鍋的截面圖。將一部分截面抽出放大表示。
圖3是在該內鍋的截面圖中表示沸騰初期的對流狀態(tài)的圖。
圖4是在該內鍋的截面圖中表示沸騰后期的對流狀態(tài)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依據上述圖1~圖4對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進行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立空調·家用電器株式會社,未經日立空調·家用電器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6974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