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四級內轉子線包整形工裝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269326.4 | 申請日: | 2014-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379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0 |
| 發(fā)明(設計)人: | 馮晉 | 申請(專利權)人: | 馮晉 |
| 主分類號: | H02K15/02 | 分類號: | H02K1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安徽省馬鞍山***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四級內 轉子 整形 工裝 |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四級內轉子線包整形工裝。
背景技術
在電機組裝前,會發(fā)現(xiàn)內轉子上的線包往往存在不規(guī)整的問題,需要對線包進行整理,以前線包的整形往往是利用錘子敲打表面,會對線包造成損害,而且耗時耗力。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巧妙,功能實用,準確性、可靠性高,加工成本低的四級內轉子線包整形工裝。
本發(fā)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一種四級內轉子線包整形工裝包括壓蓋,壓蓋上安裝有導桿盤,導桿盤中的槽中設有第一彈簧,導桿安裝在導桿盤上,導桿盤與導桿之間設有第二彈簧,導桿上設有整形模,在導桿盤上設有定位座。
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導桿盤設有至少四個第一凸塊。
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導桿盤設有至少四個帶圓孔的第二凸塊,在導桿上至少設有四個與第二凸快的圓孔直徑相同的圓孔。
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導桿盤與導桿之間利用栓釘相連接。
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定位桿有第一定位桿和第二定位桿兩種。
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整形模上的壓頭有第一壓頭和第二壓頭兩種。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
1、導桿盤設有至少四個第一凸塊,卡住下壓的底座進行定位;
2、導桿盤設有至少四個帶圓孔的第二凸塊,在導桿上至少設有四個與第二凸快的圓孔直徑相同的圓孔,保證安裝栓釘可以順利進行;
3、導桿盤與導桿之間利用栓釘相連接,保證導桿可以自由轉動,卻不影響導桿與導桿盤之間的固定關系;
4、定位桿、整形模上有不同壓頭的情況擴大了本發(fā)明的適用范圍;
5、本發(fā)明上通過整形模向內收縮完成線包的整形,通過整形模向內收縮使之與線包相匹配的,保證了線包整形的順利進行,減少了線包整形過程中線包的損傷;
6、本發(fā)明操作簡單,減少了四級內轉子線包整形過程中人力物力方面的消耗,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節(jié)省了開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操作示意圖;
圖3為導桿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第二彈簧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定位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壓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壓頭的角度示意圖;
圖8為栓釘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1-壓蓋、2-整形模、3-導桿、4-導桿盤、5-定位座、6-第一彈簧、7-第二彈簧、8-第一凸塊、9-第二凸塊、10-栓釘、11-定位桿、12-第一定位桿、13-第二定位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加深對本發(fā)明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發(fā)明,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保護范圍的限定。
如圖1至圖8示出了本發(fā)明四級內轉子線包整形工裝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四級內轉子線包整形工裝,包括壓蓋1,壓蓋1上安裝有導桿盤4,導桿盤4中的槽中設有第一彈簧6,導桿3安裝在導桿盤4上,導桿盤4與導桿3之間設有第二彈簧7,導桿3上設有整形模2,在導桿盤4上設有定位座5,定位座5上設有定位桿8。這樣的四級內轉子線包整形工裝結構緊湊、巧妙,功能實用,加工成本低;在運用中操作簡單,減少了在四級內轉子線包整形過程中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提高了工作的效率,節(jié)省了開支。
如圖5示出定位桿可分為第一定位桿和第二定位桿兩種。其中定位桿為第一定位桿時:L1為37毫米,L2為25毫米,L3為19毫米,L4為25毫米,L5為19毫米,L6為28毫米;定位桿為第二定位桿時:L1為19毫米,L2為25毫米,L3為10毫米,L4為19毫米,L5為16毫米,L6為27.5毫米。
如圖6和圖7示出,壓頭可分為第一壓頭和第二壓頭。其中壓頭為第一壓頭時m為75°,壓頭為第二壓頭時m為105°。
這種四級內轉子線包整形工裝的工作原理為:兩個分別裝有第一定位桿12和第二定位桿13的四級內轉子線包整形工裝共同作用,將第一定位桿12和第二定位桿13從定子的兩邊分別插入定子中,用不同大小的第一定位桿12和第二定位桿13相互嵌套進行定位,將壓蓋1進行下壓,配有導桿3向內收縮,通過整形模2向內收縮使之與線包相匹配,完成內部線包整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馮晉,未經馮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6932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