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半扁圓頭、平錐頭鉚釘用硬質合金陰模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268428.4 | 申請日: | 2014-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57007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1-18 |
| 發明(設計)人: | 張筠;江秋林;李春柏;佟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J13/02 | 分類號: | B21J13/02;B23P15/24 |
| 代理公司: | 沈陽杰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21207 | 代理人: | 金春華 |
| 地址: | 110034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扁圓 平錐頭 鉚釘 硬質合金 陰模 及其 加工 方法 | ||
1.一種半扁圓頭、平錐頭鉚釘用硬質合金陰模,其特征在于:由合金芯子(1)、中套(2)和外體(3)構成;合金芯子(1)中心設有通孔Ⅰ(4),合金芯子(1)插入中套(2)內并與中套(2)過盈配合,然后再整體插入外體(3)內,并與外體(3)過盈配合,外體(3)上設有通孔Ⅱ(5),通孔Ⅰ(4)與通孔Ⅱ(5)同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半扁圓頭、平錐頭鉚釘用硬質合金陰模,其特征在于:由合金芯子(1)、中套(2)和外體(3)組合后構成的工作端面(6)為斜面,具有30′-1°向心角。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半扁圓頭、平錐頭鉚釘用硬質合金陰模,其特征在于:合金芯子(1)的通孔Ⅰ(4)工作面一端具有圓角(R)。
4.一種權利要求3所述的半扁圓頭、平錐頭鉚釘用硬質合金陰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
1)加工合金芯子(1)
1.1)備料;取中心具有內孔的合金芯子料;
1.2)一次鉗工工序:用兩個頂尖抵住合金芯子兩端的孔,研中心內孔;
1.3)一次電解磨工序:用電解磨床自帶的頂尖,撥桿,用卡箍裝夾,磨外圓見光;
1.4)線切工序:以外圓找正用夾具裝夾,線切孔,留0.08-0.10mm的余量,保持孔的圓度和圓柱度在φ0.02-0.03mm之內;
1.5)二次鉗工工序:用漲套粗研通孔Ⅰ(4),留0.04mm余量,保證圓柱度在0.02mm之內,漲套套在一個帶小錐度的棒上,在研通孔Ⅰ時,漸進通孔Ⅰ,隨著長度的深入錐度增加漲套尺寸漸進漲開實現漲孔;
1.6)三次鉗工工序:采用研磨棒精研通孔Ⅰ至要求,所述的研磨棒的長度L5=所需研磨孔的長度L1+55mm;
1.7)二次電解磨工序:用磨床自帶的卡箍裝夾,磨外圓,并磨合金芯子一端,使合金芯子一端具有長度L2=5mm且錐度為5°的圓錐形,同時保證與通孔Ⅰ的同軸度在φ0.025mm之內;
1.8)三次電解磨工序:磨合金芯子兩端,保證平行度在0.02mm之內并且與孔軸線的垂直度在φ0.03mm之內;
1.9)四次鉗工工序:用油石粗打通孔Ⅰ工作面一端的圓角的1/2及錐度為5°的圓錐形一端;
2)加工中套(2)
2.1)備料;
2.2)一次車工工序:用車床自帶的三爪卡盤裝夾,車外圓,留0.3-0.4mm的余量,內孔按合金芯子外圓留0.4-0.5mm的余量,長度方向上留1-2mm余量;
2.3)熱處理工序:淬回火至HRC53-58;
2.4)吹砂工序:吹砂
2.5)一次平磨工序:用平口鉗子裝夾磨出一端基準面;
2.6)內孔磨工序:以平磨磨出的基準面為基準,與合金芯子配磨內孔成對交付;
3)合金芯子(1)與中套(2)配合
3.1)一次鉗工工序:中套于450℃中溫鹽爐中保溫30分鐘后取出,迅速將合金芯子(1)壓入中套內孔中;
3.2)車工工序:車去壓合后兩端的多余部分;
3.3)外磨工序:以合金芯子的孔為基準,磨中套外圓,并磨中套一端,使中套一端具有長度L3=5mm且錐度為5°的圓錐形,同時保證與通孔Ⅰ的同軸度在φ0.025mm之內;
3.4)平磨工序:以磨出的外圓為基準,磨兩端與合金芯子保持齊平,保證兩端的平行度在0.02mm之內并且與孔軸線的垂直度在φ0.03mm之內;
3.5)二次鉗工工序:用油石打圓中套上錐度為5°的圓錐形一端;
4)加工外體(3)
4.1)備料;
4.2)一次車工工序,粗車外圓,留2mm余量,按中套外圓粗車內孔留2mm余量,長度加長5mm,其余不加工;
4.3)熱處理工序:對外體進行調質HRC37-41;
4.4)吹砂工序:吹砂;
4.5)二次車工工序:精車內孔,內孔直徑與中套外徑配合留0.09-0.11mm余量,內孔的口端與底端保證垂直于孔軸線的垂直度在φ0.015mm之內,其余不車;
4.6)平磨工序:上平口鉗子磨尾端與口端,保證平行度在0.015mm之內;
5)中套(2)與外體(3)的配合
5.1)一次鉗工工序:將外體置于450℃鹽爐中保溫30分鐘后取出,迅速將中套壓入外體至外體底部;
5.2)一次車工工序:用車床自帶的夾具以通孔Ⅰ中心為基準,鉆鉸通孔Ⅱ,留0.01-0.04mm余量,通孔Ⅰ和通孔Ⅱ同軸,車外圓至要求,保證與通孔Ⅰ的同軸度在φ0.05mm內,車兩端面長,留磨量0.2-0.3mm余量;
5.3)一次鉗工工序:采用研磨棒精研通孔Ⅱ至要求;
5.4)凹心磨:磨由合金芯子(1)、中套(2)和外體(3)組合后構成的工作端面(6),磨工作端面的向心角為30′-1°;
5.5)平磨工序:平磨尾端保證平行并與孔軸線的垂直度在φ0.03mm內,保持長度方向至尺寸;
5.6)二次鉗工工序:用油石研磨拋光通孔Ⅰ工作面一端的圓角及工作端面向心角至要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68428.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立式液壓鉚釘機
- 下一篇:一種扁絲料的整形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