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線網絡網元割接性能和容量預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266919.5 | 申請日: | 2014-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10321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04 |
| 發明(設計)人: | 歐陽曄;程艷云;王計斌;閆興秀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華蘇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24/06 | 分類號: | H04W24/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識律師事務所32207 | 代理人: | 高玲玲 |
| 地址: | 211399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線網絡 網元割接 性能 容量 預測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移動通信領域,特別涉及在無線網絡中,一種基于無線網絡背景的統計模型來評估與預測無線網絡中網元割接前后的性能和容量。
背景技術
在過去的15年中,中國的移動通信運營商正從傳統的2G移動通信網絡逐漸過渡到下一代移動通信網絡,尤其從2013年以來迅速的從從第三代網絡(3G)向第四代移動通信(4G)LTE(Long Term Evolution)升級。運營商在對用戶數量、網絡使用的增長預測方面積累了很多的經驗。由于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移動運營商面臨著留住現有用戶,吸引新用戶及降低管理服務成本兩大挑戰。隨著指數級增長的數據流量、豐富的多媒體服務以及更大的服務范圍,移動運營商正面臨著無線網絡擁塞和更大服務覆蓋范圍的挑戰。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移動互聯網爆發式的增長,信令風暴和數據海嘯給當前3G網絡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無線接入是3G 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網絡部署策略中的主要關鍵的技術,因為它與移動運營商最寶貴的資源——頻譜是緊密相關的。同樣,核心網(Core Networks,CN)在增強移動性、業務控制、移動網絡資源有效利用率和2G到3G/4G的無縫演進中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網絡的演進需要向扁平化、全IP(Internet Protocol)化、簡單架構,并與第三代通信協議(3GPP)移動網絡的互通開放式接口的軟交換核心網過渡。
移動運營商正在尋找一種最佳的網絡拓撲結構,以最大限度地為用戶提高服務質量,并盡量減少對原有網絡的影響。因此,對于移動通信運營商而言一個新的挑戰就是如何防止無線網絡的擁塞和滿足由大量移動數據服務滲透導致網絡吞吐量快速增長的需求。
當然,最常見的解決方案是網絡擴容,即通過在現有的網絡中安裝更多的網絡基礎設施來改進移動網絡的規模和容量,然而這是一個高成本并且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的方法。因此,就無線網絡方面而言,為避免用戶增加而導致的小區擁塞或信道阻塞的最好的方法是通過增加無線基礎設施,例如全球移動通信系統(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廣播域中的基站(Base Station,BTS)和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或者通用移動電信系統(UMTS)廣播域中的Node-B和無線網絡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或者LTE網絡中的E-NodeB,MME,和SGW等網元來提高無線網絡覆蓋范圍和容量。
對于一個GSM/UMTS/LTE無線域的拓撲結構圖,其中基站和Node B或者eNodeB是終端用戶訪問移動網絡的首要控制點。從小區站點邏輯考慮,BSC和RNC負責基站在無線域連接、控制和管理。特別是,根據3GPP TS25.401和3GPP TS23.002標準,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中的無線域被稱為通用地面無線接入網(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UTRAN),包括一個或多個無線網絡子系統(Radio Network Subsystem,RNS)。一個RNS包含一個RNC和一或多個Node-B。同樣地,在GSM中的廣播域被稱為GSMRAN,包括一個或多個基站子系統(Base Station Subsystem,BSS)。BSS中包含兩種類型的網絡實體:BSC和BTS。BSC起著類似RNC中控制和路由呼叫基站的作用。在GSM中BTS作為小區站點用來訪問移動臺MS(Mobile Station)。網元割接技術旨在實現廣播域中對2G和3G的RAN的路由、負載和吞吐量的優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華蘇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華蘇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6691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