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氮氧化物脫除的催化材料及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264927.6 | 申請日: | 2014-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2896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03 |
| 發明(設計)人: | 李淵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朗鑫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23/83 | 分類號: | B01J23/83;B01D53/90;B01D53/5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濱海新區濱海高***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氧化物 脫除 催化 材料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發明涉及一種氮氧化物脫除用催化材料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氮氧化物主要成分為一氧化碳(NO)和二氧化氮(NO2),統稱為NOx。NO對人體沒有刺激性,但進入人體后能迅速與血紅蛋白結合(結合能力是CO的1000倍),使人缺氧并對中樞神經造成傷害。此外,NO也是產生光化學煙霧的主要來源之一。截止到目前,全球已發生多起光化學煙霧事件,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NO2對呼吸道粘膜刺激性很強,能導致氣管和肺部功能障礙、咳嗽、呼吸緊促,最終形成肺氣腫。短時間接觸NO2即會出現中毒癥兆。據研究表明,如果人在NO2濃度高于9.4mg/m3的空氣中持續暴露十分鐘,呼吸系統功能就會失調。在高溫線,氮氣可與氧氣發生反應生產氮氧化物,因此在高溫下,氮氧化物極易生成。高溫鍋爐,煅燒設備,燃油發動機等都是氮氧化物的排放源。
NOx的催化還原技術主要為富氧還原,具體包括:選擇性催化還原、存儲催化還原,以及用等離子體輔助催化還原等方法。考慮到實際使用環境狀況,有些技術未能得到廣泛推廣。目前,可產業化的技術路線主要為:選擇性催化還原(SelectiveCatalyticReduction,簡稱SCR)和儲存催化還原(NOStorage-Reduction,簡稱NSR)。
儲存催化還原(NSR)NSR催化劑一般以貴金屬作為催化活性組分,堿和/或堿土金屬氧化物作為儲存組分,γ-Al2O3作為載體提供大比表面積,以提高活性組分和儲存組分的分散度。文獻中典型的NSR催化劑體系是Pt和Ba負載在γ-Al2O3載體上,通常記為Pt/Ba/Al2O3。氮氧化物儲存成分堿金屬或堿土金屬本身并不能直接將氣相中的NO捕獲和氧化,而要借助于相鄰的貴金屬活性中心,在兩者的協同作用下才能將NO儲存起來。在還原氣氛中硝酸鹽是不穩定的,快速釋放出NO2并被還原劑按照汽車尾氣三效催化反應的方式還原成N2,同時催化劑表面的捕獲能力得到恢復。
選擇性催化還原(SCR)SCR的化學反應機理比較復雜,主要是還原劑在一定的溫度和在催化劑作用下,有選擇地把煙氣中的NOx還原為N2,同時生成水。催化劑的作用是降低NOx催化反應的活化能,使其反應溫度降低。NH3是實際工業應用最多的還原劑,除了NH3,研究較多的是以小分子烴類、H2等。當以氨氣為還原劑時,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反應:
4NH3+4NO+O2=4N2+6H2O
4NH3+2NO2+O2=3N2+6H2O
2NH3+NO+NO2=N2+3H2O
SCR技術的關鍵問題是選擇優良的催化劑。理想的催化劑應具備以下優點:①活性高;②抗中毒能力強;③機械強度和耐磨損性好;④有合適的工作溫度區間;⑤抗吸水脫水性能強;這樣的催化劑才能應用于實際的工業生產過程中;⑥催化劑本身在使用過程無有害物質放出。迄今的研究中,SCR催化劑主要有以下幾類:
(1)金屬氧化物選擇性催化還原法中應用最多的金屬氧化物催化劑是V2O5。發電廠裝配的廢氣凈化系統,大多數也采用這類催化劑。V2O5可直接使用,但為了提高活性和穩定性,大多都將其負載于A12O3、SiO2、A12O3-SiO2、ZrO2、TiO2、TiO2-SiO2:等氧化物載體上,商用的V2O5催化劑多負載于TiO2上,最常用的是V2O5-WO3/TiO2型SCR催化劑。在工業應用時,一般將V2O5-WO3/TiO2做成蜂窩形狀或涂敷于金屬板等基質上。釩在高溫下具有揮發性,它的揮發將導致催化劑很快失活;二氧化鈦在高溫下也會發生相變從而使催化劑失活。因此V2O5-WO3/TiO2催化劑是不穩定的。
(2)貴金屬催化劑貴金屬是研究較早的一類SCR催化劑。貴金屬催化劑廣泛采用的載體是堇青石蜂窩體,貴金屬Pt、Pb、Rh擔載在載體上,載體中添加如La、Ce、Ba等助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朗鑫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天津朗鑫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6492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