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鐵合金處理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264493.X | 申請日: | 2014-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179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03 |
| 發明(設計)人: | 藺國盛;劉淑媛;鄭澤翰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市茂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B3/04 | 分類號: | C22B3/04;C22B3/46;C25C1/10;C25C1/08 |
| 代理公司: |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專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李子健;李迎春 |
| 地址: | 300462 天津市濱海***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鐵合金 處理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濕法冶金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鐵合金處理新工藝,用于處理高鐵銅鈷合金。
背景技術
高鐵合金是一種經過火法熔煉得到的含鐵不小于3%的,還含有銅、鎳、鈷等其中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有價金屬的合金或金屬化合物。處理此種原料的目的在于將其中有價金屬分離提純,獲得相應的金屬或鹽類產品。
高鐵合金濕法處理的關鍵問題是在金屬分離提純的過程中除去雜質金屬Fe。現有的工藝流程為先將合金破碎獲得較細合金粉,在酸性介質溶液中浸出,使合金中全部可溶金屬成分以離子形態進入溶液,特別是雜質鐵也全部進入浸出液。之后浸出液進入Cu萃取和電解系統,獲得標準陰極銅產品。萃Cu余液必須經過除Fe后進入鈷萃取系統,提純分離后獲得Co鹽、Ni鹽產品。上述傳統處理方法的缺點在于,一是對合金中硫化銅成分不能完全浸出,銅的直收率低;二是由于合金中的Fe以離子形態進入溶液,增大銅萃取劑的消耗量;三是在電解液中富集,降低銅電積電流效率;四是從萃余液中除鐵需要消耗大量的堿和氧化劑以及能源,除鐵成本很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高鐵合金處理新工藝,用于處理高鐵銅鈷合金。
上述目的是通過下述方案實現的:
一種高鐵合金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處理工藝包括包括以下步驟:
(1)選擇溶鐵、鎳和鈷:高鐵合金粉與銅電積系統返回的電積后液按照液固比5:1—30:1反應,使得電積后液中的Cu2+與合金中的Fe發生反應,使合金粉中大部分的Fe以Fe2+形式進入溶液,而溶液中的Cu2+則轉化為單質Cu粉;
(2)氧化選擇浸出銅、鈷和鎳:向步驟(1)獲得的溶液、銅粉及合金粉中加入硫酸調整溶液酸濃度至0.5-4mol/L,同時加入銨鹽或錳鹽或氯化物類的鹽類作為添加劑,共同輸送至浸出反應釜中進行氧化浸出,添加劑用量為5—15g/L;通過氧化選擇浸出使合金中的Cu、Co、Ni有價金屬以離子型態進入溶液,而Fe則以針鐵礦或水合氧化鐵的鐵渣形式沉淀;
(3)銅的電解沉積和電解脫銅:步驟(2)中氧化選浸獲得的硫酸鹽溶液直接進入銅電積系統進行電積,獲得標準陰極銅;電積后液循環返回置換沉銅工序,以利用硫酸和富集鎳鈷;電解液中的鈷富集到一定的濃度后,按平衡量開路部分含鈷電解后液,在獨立的循環系統進行深度電解脫銅;
(4)脫銅后液提鈷:電解脫銅后的硫酸鈷溶液,脫除硫酸后進入Co萃取系統,獲得純凈的鈷鹽溶液,以生產鈷鹽產品、深加工制得氧化鈷產品或電積獲得電積鈷。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1)選擇溶鐵過程,使合金物料中的Fe不消耗酸即以離子形態進入溶液,降低了生產過程中酸的使用量。2)在氧化選擇浸出過程中,可以使物料中的98%以上的Cu、全部的Co、Ni浸出,同時產出純凈針鐵礦或水合氧化鐵渣,這部分鐵渣可以直接外賣。3)通過本工藝的實施,以較少的工序環節實現合金物料中有價金屬最大程度的浸出,同時將雜質金屬鐵以沉淀形式脫除,極大的降低輔料消耗,減少工序環節,較傳統工藝相比明顯提高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市茂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市茂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6449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后備電源系統
- 下一篇:一種廚房電熱器具的杯體及使用該杯體的食品加工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