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3D顯示的像素插黑方法及使用該方法的電路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262334.6 | 申請日: | 2014-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953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0 |
| 發明(設計)人: | 杜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 | 分類號: | G02F1/133;G09G3/3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 地址: | 518132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顯示 像素 方法 使用 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3D顯示的像素插黑方法及使用該方法的電路。
背景技術
最近3D顯示功能的需求增長非常迅速,快門式3D技術通過提高畫面刷新率,再將一幀圖像一分為二,形成對應左右眼的兩組圖像畫面交錯顯示,觀眾通過快門式眼睛觀看后呈現出3D的效果。在快門式3D技術中,當圖像的左右眼圖像畫面交替顯示時,容易產生串擾(Crosstalk)問題。串擾問題為:所接收的左眼圖像中包含有右眼圖像的內容,所接收的右眼圖像中包含有左眼圖像的內容,即左右眼圖像相互干擾,導致所形成的3D圖像發生錯誤。
形成串擾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兩種:第一、液晶顯示裝置的屏幕顯示采用自上而下順序掃描方式,當液晶顯示裝置顯示左眼圖像時,左眼接收左眼圖像,左眼圖像掃描至最后一行,緊接著從第一行開始掃描右眼圖像,右眼開始接收右眼圖像,然而,在液晶顯示屏的其他行上(從第二行到最后一行)仍然保持上一場的左眼圖像,這樣,右眼接收到的右眼圖像中有部分左眼圖像,同理,左眼接收到的左眼圖像中有部分右眼圖像,形成左右眼圖像串擾。第二、液晶分子偏轉過程需要一定時間,該時間即為液晶響應時間。液晶顯示裝置的屏幕顯示采用自上向下掃描的順序掃描方式,當顯示左眼圖像時,左眼接收左眼圖像,左眼圖像掃描至最后一行完成掃描時,緊接著從第一行開始掃描右眼圖像,右眼開始接收右眼圖像。這樣,第一行液晶單元從左眼圖像向右眼圖像變化時,第一行液晶單元的驅動電壓需發生變化,使第一行液晶單元偏轉角度發生變化,然而,液晶單元的偏轉需要一定的液晶響應時間,則接收的右眼圖像包含從左眼圖像向右眼圖像變化的過程,也就是說,在該液晶響應時間中,右眼同時接收到左眼畫面和右眼畫面,從而形成左眼和右眼圖像畫面串擾。
對于第一種原因的串擾,可通過在左右圖像之間插入黑色圖像的方式解決,例如可以采用左眼畫面→黑畫面→右眼畫面→黑畫面(LBRB),使得左眼同時接收到左眼圖像以及黑色圖像,右眼同時接收到右眼圖像以及黑色圖像,由于黑色圖像為背景圖像,則不會與正常圖像發生串擾。插黑技術(Black?Insertion,BI)普遍使用在平面顯示設備中,以改善顯示面板的動態影像的顯示質量。其是利用在連續的動態影像與影像之間,插入黑畫面,以消除人眼對影像的積分效應(integration?effect),進一步改善顯示面板在動態影像中常有的動畫拖影現象(moving?picture?response?timing,MPRT),提升動畫質量。對于第二種原因的串擾,可通過縮短液晶響應時間的方式解決。
目前,常用的插黑方式可以是由數據線(Data?Line)向像素(Pixel)中寫入黑畫面的信號,以實現插黑的目的。請參閱圖1a,為現在常用的插黑電路示意圖,包括:提供數據信號的數據線(Data11)、與數據線(Data11)交叉設置的提供掃描信號的柵極線(Gate11)、公共電極(VCOM11)、像素晶體管(Tr11)、像素電極(D11)、存儲電容(Cstg11)、及液晶電容(CLC11);所述像素晶體管(Tr11)包括柵極(g11)、源極(s11)、漏極(d11),所述像素晶體管(Tr11)的柵極(g11)電性連接于柵極線(Gate11),所述像素晶體管(Tr11)的源極(s11)電性連接于數據線(Data11),所述像素晶體管(Tr11)的漏極(d11)電性連接于像素電極(D11),所述存儲電容(Cstg11)的上極板與液晶電容(CLC11)的上極板連接后電性連接于像素電極(D11),所述存儲電容(Cstg11)的下極板電性連接于公共電極(VCOM11),所述液晶電容(CLC11)的下極板電性連接于公共電極(VCOM11);所述像素晶體管(Tr11)為薄膜晶體管(Thin?Film?Transistor,TFT);圖1a中箭頭標注的是黑色畫面信號寫入的路徑。但是,這種方式數據線上的電壓切換頻率加快,會導致功耗升高,根據有關資料,采用這種方式的總功耗會增加20~4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6233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