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供能量的微管-驅動蛋白運輸體系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261964.1 | 申請日: | 2014-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202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03 |
| 發明(設計)人: | 李峻柏;賈怡;李潔齡;馮熙云;董偉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N33/68 | 分類號: | G01N33/6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關暢;王春霞 |
| 地址: | 10019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供 能量 微管 驅動 蛋白 運輸 體系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自供能量的微管-驅動蛋白運輸體系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利用激酶制備激酶球,所述激酶球為激酶微米球或激酶納米球;
(2)按照如下1)或2)的步驟分別制備激酶球-微管復合物或激酶球-驅動蛋白復合物:
1)將所述激酶球分散到鏈霉親和素的水溶液中進行吸附,得到鏈霉親和素修飾的激酶球,將所述鏈霉親和素修飾的激酶球分散到生物素修飾的微管水溶液中,即得到所述激酶球-微管復合物;
2)將所述激酶球分散到酪蛋白水溶液的Tris-HCl緩沖溶液中,靜置后繼續加入至驅動蛋白的水溶液中,即得到所述激酶球-驅動蛋白復合物;
(3)按照如下1)或2)的步驟即得到所述自供能量的微管-驅動蛋白運輸體系;
1)將所述激酶球-微管復合物、酪蛋白和驅動蛋白進行混合即得到所述自供能量的微管-驅動蛋白運輸體系;
2)將所述激酶球-驅動蛋白復合物和微管進行混合即得到所述自供能量的微管-驅動蛋白運輸體系。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酶微米球的粒徑為4~1μm;
所述激酶納米球的粒徑為800~200nm。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利用模板法、共沉淀法、層層自組裝、乳液法或鹽析法制備所述激酶球;
所述激酶為肌酸激酶、丙酮酸激酶或磷酸甘油酸激酶。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在制備所述激酶球的過程中添加聚電解質、蛋白質、多糖、藥物或次氮基三乙酸。
5.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在所述激酶球的表面連接聚電解質、蛋白質、多糖、藥物或次氮基三乙酸。
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1)中,在將所述激酶球分散到鏈霉親和素的水溶液中進行吸附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將激酶球分散到聚烯丙基銨鹽酸鹽水溶液中的步驟。
7.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2)中,在將所述激酶球分散到酪蛋白水溶液的Tris-HCl緩沖溶液中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將所述激酶球分散到聚烯丙基銨鹽酸鹽水溶液中的步驟。
8.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方法制備的自供能量的微管-驅動蛋白運輸體系。
9.權利要求8所述自供能量的微管-驅動蛋白運輸體系在制備納米器件中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6196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動式智能車位鎖
- 下一篇:包括具有拉制的閂鎖特征部的框架的電磁干擾屏蔽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