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二氯二茂鈦與氨基酚類配體協(xié)同催化制備β-氨基羰基化合物的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261025.7 | 申請日: | 2014-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4557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7 |
| 發(fā)明(設計)人: | 高子偉;陳純;朱序陽;張國防;張偉強;孫華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C221/00 | 分類號: | C07C221/00;C07C225/16;C07C225/18 |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高雪霞 |
| 地址: | 710062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二氯二茂鈦 氨基 酚類配 體協(xié) 催化 制備 羰基 化合物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具體涉及一種二氯二茂鈦與氨基酚類配體協(xié)同催化制備β-氨基羰基化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術
β-氨基羰基化合物是合成藥物及天然產物(β-氨基醇、β-氨基酸、β-內酰胺等)的關鍵中間體,在有機合成中有著廣泛用途。而Mannich反應是制備β-氨基羰基化合物的傳統(tǒng)方法之一。從環(huán)境保護、節(jié)能和原子經濟性的角度,用未經活化的醛、胺和酮直接高效選擇性構建β-氨基羰基化合物頗具吸引力。目前芳香酮作為反應物的Mannich反應已經得到了很好的發(fā)展,無論是有機催化劑還是金屬催化劑都已經獲得了很好的反應效果。但是以脂肪酮,特別是丙酮作為底物時,Mannich反應卻很難實現(xiàn)高產率。
早期使用氨基酸類的催化劑來催化丙酮參與的Mannich反應時,反應48小時也僅能實現(xiàn)60%左右的產率。隨后的金屬催化劑,例如Yb(OPf)3和有機鉍金屬催化劑催化的Mannich反應,雖然減緩了反應時間,但產率并沒有明顯的變化。發(fā)明人所在的研究小組公開了一種雙酸催化劑二氯二茂鈦/水楊酸催化的Mannich反應,其對于芳香酮為底物的反應,產率可高達97%,但丙酮為底物時,卻僅有60%左右的產率。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xiàn)有β-氨基羰基化合物制備方法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無需添加溶劑、反應條件溫和、反應時間短、適合脂肪酮類底物Mannich反應制備β-氨基羰基化合物的方法。
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將芳香醛與芳香胺、脂肪酮按摩爾比為1:1~1.5:2~30混合均勻,加入二氯二茂鈦、配體,二氯二茂鈦的加入量是芳香醛摩爾量5%,配體的加入量是二氯二茂鈦摩爾量的1~2倍,在25~50℃反應2~4小時,得到β-氨基羰基化合物。
上述的配體為鄰氨基酚、間氨基酚、對氨基酚、4-氯-2氨基苯酚、4-甲基-2-氨基苯酚、鄰氨基苯硫酚中的任意一種,優(yōu)選對氨基酚;脂肪酮為丙酮、丙酮醇、2-戊酮、環(huán)己酮中的任意一種;芳香醛為苯甲醛、對氯苯甲醛、鄰氯苯甲醛、對甲氧基苯甲醛、鄰甲氧基苯甲醛、間硝基苯甲醛中的任意一種;芳香胺為苯胺、間氯苯胺、間甲苯胺中的任意一種。
上述的脂肪酮為丙酮時,所述的芳香醛、芳香胺、脂肪酮的摩爾比優(yōu)選1:1.1:27,優(yōu)選在25℃反應2~4小時。
上述的脂肪酮為丙酮醇、2-戊酮或環(huán)己酮時,所述的芳香醛、芳香胺、脂肪酮的摩爾比優(yōu)選1:1.1:3,優(yōu)選在50℃反應2~4小時。
本發(fā)明在二氯二茂鈦和氨基酚類化合物配體協(xié)同催化條件下,將脂肪酮、芳香醛和芳香胺直接反應得到β-氨基羰基化合物,無需添加溶劑,所用催化劑價廉、無毒、對空氣和水穩(wěn)定,操作簡單,反應條件溫和、反應時間短,原子經濟性高,目標產物后處理簡單且產率高,制備得到的β-氨基羰基化合物在藥物、天然產物及有機合成中間體的制備中具有很大的應用潛力。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不僅限于這些實施例。
實施例1
以制備結構式如下的4-苯基-4-苯氨基-2-丁酮為例,所用原料及其制備方法如下:
將102μL(1.0mmol)苯甲醛、100μL(1.1mmol)苯胺、2mL(27mmol)丙酮,12.5mg(0.05mmol)二氯二茂鈦、10.9mg(0.1mmol)對氨基酚置于反應瓶中,25℃反應2小時,停止反應,柱層析分離,得到白色固體產物4-苯基-4-苯氨基-2-丁酮,其產率為88%。所得產物用Bruker?Avance型超導傅立葉數(shù)字化核磁共振譜儀進行表征,表征數(shù)據為:1H?NMR(400MHz,CDCl3)δppm:7.21-7.37(m,5H),7.09(t,J=7.7Hz,2H),6.68(t,J=7.3Hz,1H),6.56(d,J=8.2Hz,2H),4.84(t,J=6.4Hz,1H),2.94(d,J=6.4Hz,2H),2.09(s,3H);13C?NMR(101MHz,CDCl3)δ:207.34,146.71,142.45,129.40,129.01,127.58,126.49,118.27,114.21,54.78,51.26,31.03。
實施例2
以制備結構式如下的4-(4-氯苯基)-4-苯氨基-2-丁酮為例,所用原料及其制備方法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師范大學,未經陜西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6102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滑塊組件
- 下一篇:一種新型抗生素化合物的精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