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閥體的換向轉閥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260024.0 | 申請日: | 2014-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334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0 |
| 發明(設計)人: | 龔國芳;周鴻彬;韓冬;王鶴;劉毅;楊華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5B13/02 | 分類號: | F15B13/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陳昱彤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閥體 換向 裝置 | ||
1.?一種無閥體的換向轉閥裝置,其特征是:包括一個以上無閥體的換向轉閥,每個換向轉閥包括閥芯、第一端蓋和第二端蓋;在每個換向轉閥中,閥芯沿其中軸線開有第一流道,閥芯內還開有第二流道,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相互連通,所述閥芯上開有溝槽,第一端蓋上開有P1油口,來自外部供油系統的油經該P1油口進入換向轉閥,第二端蓋上開有A油口、B油口、T油口和P2油口,所述A油口和B油口均與外部執行機構連通,所述T油口與外部油箱連通,所述閥芯與第一端蓋通過密封圈密封連接,所述閥芯與第二端蓋通過密封圈密封連接,所述第一流道的一端與所述P1油口連通,第一流道的另一端與所述P2油口連通;
隨著閥芯轉動至不同位置,第二流道能夠與A油口、B油口、T油口中的一個連通;并且,在第二流道與A油口連通的同時,所述T油口通過溝槽與B油口連通;在第二流道與B油口連通的同時,所述T油口通過溝槽與A油口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閥體的換向轉閥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換向轉閥為一個,P2油口與外界不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閥體的換向轉閥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換向轉閥為兩個以上,各個換向轉閥依次串聯;位于前端的換向轉閥的第二端蓋與同其相鄰的位于后端的換向轉閥的第一端蓋固定連接,并且,位于前端的換向轉閥的P2油口與同其相鄰的位于后端的換向轉閥的P1油口連通,位于末端的換向轉閥的P2油口與外界不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無閥體的換向轉閥裝置,其特征是:在同一個換向轉閥中,第一端蓋的外表面沿周向設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第二端蓋的外表面沿周向設有第三凸起和第四凸起,第一凸起與第三凸起固定連接,第二凸起與第四凸起固定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無閥體的換向轉閥裝置,其特征是:在同一個換向轉閥中,第一端蓋的內端面開設有第一圓形凸起,第二端蓋的內端面開設有第二圓形凸起,閥芯的第一端面開設有第一圓形凹槽,閥芯的第二端面開有第二圓形凹槽,所述第一圓形凸起插入到第一圓形凹槽中且兩者之間形成間隙配合,所述第二圓形凸起插入到第二圓形凹槽中且兩者之間形成間隙配合。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無閥體的換向轉閥裝置,其特征是:在同一個換向轉閥中,第一端蓋的內端面開設有第一圓形凸起,第二端蓋的內端面開設有第二圓形凸起,閥芯的第一端面開設有第一圓形凹槽,閥芯的第二端面開設有第二圓形凹槽,所述第一圓形凸起插入到第一圓形凹槽中且兩者之間形成間隙配合,所述第二圓形凸起插入到第二圓形凹槽中且兩者之間形成間隙配合。
7.?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無閥體的換向轉閥裝置,其特征是:在所述閥芯的外壁上安裝有旋轉輔助機構。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所述的無閥體的換向轉閥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旋轉輔助機構為固定安裝于閥芯的外壁上的把手。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所述的無閥體的換向轉閥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旋轉輔助機構為固定安裝于閥芯的外壁上的齒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6002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