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慢性盆腔炎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258683.0 | 申請日: | 2014-06-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009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7 |
| 發明(設計)人: | 孫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孫霞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05 | 分類號: | A61K36/8905;A61K36/9066;A61P15/00;A61K35/64;A61K35/10;A61K35/36;A61K33/26;A61K35/24;A61K33/10 |
| 代理公司: | 濟南智圓行方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企業) 37231 | 代理人: | 王希剛 |
| 地址: | 271500 山東省泰安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慢性 盆腔炎 中藥 組合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藥學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慢性盆腔炎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慢性盆腔炎是婦科常見病、難治病,有纏綿不愈、易于復發的特點,是國內外婦科治療中的一大難題。慢性盆腔炎多為急性盆腔炎治療不徹底,患者遇感冒、勞累過度等導致抗病力低下,病源菌又活躍起來致盆腔炎癥復發,亦有部分患者并無急性炎癥史,因起病緩慢,忽視治療所致。
西醫治療慢性盆腔炎以抗生素治療為主,雖有一定療效,但往往效果不佳,且有較大毒副作用,另外可能導致細菌耐藥性,給治療帶來更大難度。
祖國醫學認為該病多由經行產后胞脈空虛,外感濕邪熱毒內侵胞宮;或脾腎虛損,水濕內停日久化熱;或過食肥甘厚味,內生濕熱,下注胞宮;或肝郁氣滯化火,痰火流注胞宮,致盆腔臟器內膜氣血運行不暢,濕邪熱毒、痰火瘀血互結,化腐成膿,損害盆腔組織。由于失治或誤治,致反復發作,遷延不愈,器官組織粘連、增生而成瘕包塊。該病虛實夾雜、濕熱痰瘀相互為患,脾腎虛損是其本,濕熱痰瘀阻滯是其標。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治療慢性盆腔炎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內服與外用相結合,內服藥物清熱解毒,祛濕通淋,補益脾腎;外用藥物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標本兼治,療效確切,副作用小。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慢性盆腔炎的中藥組合物,其中,所述中藥組合物由內服藥物和外用藥物組成,所述內服藥物包括以下原料藥材:金銀花、當歸、生黃芪、大血藤、蒲公英、血余炭、生蒲黃、琥珀粉、蛇床子、豨薟草、川牛膝、炒川楝子、制香附、郁李仁、關木通、蓽澄茄、九香蟲、仙鶴草和劉寄奴;所述外用藥物包括以下原料藥材:艾葉、伏龍肝、牡丹皮、矮地茶、莪術、五靈脂、敗醬草、沒藥、白芷、血竭、花蕊石、景天三七、沉香、羌活、羊蹄草和白薇。
其中,所述內服藥物中各原料藥材的重量份數比為:金銀花10~30份,當歸15~35份,生黃芪10~25份,大血藤5~20份,蒲公英15~35份,血余炭10~30份,生蒲黃10~25份,琥珀粉10~30份,蛇床子10~30份,豨薟草15~30份,川牛膝10~30份,炒川楝子10~25份、制香附5~20份、郁李仁10~30份、關木通15~35份、蓽澄茄25~40份、九香蟲5~20份、仙鶴草10~30份和劉寄奴10~30份;所述外用藥物中各原料藥材的重量份數比為:艾葉15~35份、伏龍肝15~25份、牡丹皮25~40份、矮地茶20~30份、莪術10~30份、五靈脂10~25份、敗醬草5~20份、沒藥20~40份、白芷15~30份、血竭15~30份、花蕊石20~35份、景天三七20~40份、沉香10~35份、羌活15~30份、羊蹄草10~30份和白薇15~30份。
其中,所述內服藥物中各原料藥材的重量份數比為:金銀花20~30份,當歸15~25份,生黃芪10~20份,大血藤15~20份,蒲公英20~35份,血余炭20~30份,生蒲黃15~25份,琥珀粉15~25份,蛇床子10~20份,豨薟草15~20份,川牛膝10~20份,炒川楝子15~20份、制香附15~20份、郁李仁15~25份、關木通20~35份、蓽澄茄30~40份、九香蟲15~20份、仙鶴草10~20份和劉寄奴20~30份;所述外用藥物中各原料藥材的重量份數比為:艾葉25~30份、伏龍肝20~25份、牡丹皮25~30份、矮地茶25~30份、莪術20~30份、五靈脂15~25份、敗醬草10~20份、沒藥25~35份、白芷15~20份、血竭15~20份、花蕊石25~35份、景天三七30~40份、沉香15~25份、羌活25~30份、羊蹄草20~30份和白薇20~30份。
其中,所述內服藥物中各原料藥材的重量份數比為:金銀花20份,當歸25份,生黃芪15份,大血藤16份,蒲公英25份,血余炭27份,生蒲黃19份,琥珀粉21份,蛇床子13份,豨薟草15份,川牛膝11份,炒川楝子18份、制香附19份、郁李仁17份、關木通33份、蓽澄茄38份、九香蟲16份、仙鶴草17份和劉寄奴29份;所述外用藥物中各原料藥材的重量份數比為:艾葉30份、伏龍肝23份、牡丹皮25份、矮地茶29份、莪術22份、五靈脂18份、敗醬草19份、沒藥27份、白芷16份、血竭20份、花蕊石34份、景天三七33份、沉香24份、羌活27份、羊蹄草26份和白薇22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孫霞,未經孫霞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5868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治療痔瘡的外用中藥藥液
- 下一篇:一種瓜蔞片劑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