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效率聚光太陽能電池芯片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258370.5 | 申請日: | 2014-06-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972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永向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S40/22 | 分類號: | H02S40/22;H02S20/32;H01L31/02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207 四川省成都市雙流縣西南***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效率 聚光 太陽能電池 芯片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光伏發電部件,具體涉及一種高效率聚光太陽能電池芯片,屬太陽能發電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通常,高倍聚光光伏光電轉換接收器所尋求的主要益處是在聚光光伏電池片的有效面積上得到從菲涅爾透鏡匯聚的高密度太陽輻射光。透鏡的倍數越高,得到太陽輻射光的密度越高,相同面積上使用的聚光光伏電池片越少,單位面積上的發電成本就越低。
目前通常從菲涅爾透鏡匯聚過來的焦斑都為正方形,該焦斑的形狀和大小也通常和聚光太陽能電池片的形狀和大小一致,從而使菲涅爾透鏡匯聚過來的焦斑完全匯聚到聚光太陽能電池片上。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太陽是隨時在移動的,這樣就會造成一個時間段后從菲涅爾透鏡匯聚過來的焦斑不會完全和聚光太陽能電池片的有效面積重合,從而導致轉換效率的降低;同時如果聚光太陽能電池片時時刻刻都跟隨太陽移動的話,就必然會讓跟蹤器時時刻刻都跟隨太陽移動,這樣就會用很多電來驅動跟蹤器的電機工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效率聚光太陽能電池芯片,該電池片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為了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效率聚光太陽能電池芯片,其特征是,它包括負電極層,聚光太陽能電池基材層,正電極層和有效面積,所述聚光太陽能電池基材層一面覆上正電極層,另一面覆上負電極層,負電極之外的部分為有效面積。
所述聚光太陽能電池基材層為GaInP/GaAs/Ge三層結合體。
所述正電極層面積形狀和聚光太陽能電池基材層面積形狀完全一樣。
所述負電極層為I形多個負電極段層,并放置在聚光太陽能電池基材層的任意三個端面。
所述每個負電極段層的寬度為0.5~1.5mm,長度為1.5~5mm,厚度為0.2~1mm。
所述有效面積為一長方形形狀,長和寬之差在0.01~1mm之間。
本發明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1.寬度為0.5~1.5mm,長度為1.5~5mm和厚度為0.2~1mm的負電極段層能夠承受超過10~50安培的額定電流;2。從菲涅爾透鏡匯聚過來的焦斑會在一定時間段內都完全重合地匯聚在聚光太陽能電池片的有效面積上;3.?設定一個時間段太陽能跟蹤器的電機工作一次,這樣就極大地減少了給電機的供電功率,從而更加的節能;4.該電池片的負電極段層的形狀和設計有效增大了相對受光面積,能將聚光光伏電池片的轉換效率整體提高。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高效率聚光太陽能電池芯片主視圖。
圖2為一種高效率聚光太陽能電池芯片側視圖。
圖3為一種高效率聚光太陽能電池芯片有效面積示意圖。
其中:1、負電極層,2、聚光太陽能電池基材層,3、正電極層,4、有效面積,A、有效面積的長,B有效面積的寬。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一種高效率聚光太陽能電池芯片,如圖1~3所示,聚光太陽能電池基材層2一面覆上正電極層3,另一面覆上負電極層1,負電極之外的部分為有效面積4,其中有效面積4的長為A,有效面積4的寬為B,長和寬之差為0.01~1mm之間。
聚光太陽能電池基材層2通過特殊工藝將正電極層3和多個負電極段層1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既能保證大電流很順暢地通過正電極層3和負電極段層1引導出來,同時也能保證各電極層和連接線能承受10~50安培的額定電流。
在聚光太陽能電池基材層2上加工負電極段層1,負電極段層1的寬度為0.5~1.5mm,長度為1.5~5mm,厚度為0.2~1mm,便于大電流的順利導通。
負電極段層1為I形電極段層,可以有效地增大聚光太陽能電池片的相對受光面積,同時可以迅速地將電流導出,減小電流對其他電池材料中離子的碰撞概率。。
本發明中,I形負電極段層可以任意布局在電池表面的任意三個端面,同時負電極段層的個數為6~21個。
具體操作如下:首先將聚光太陽能電池芯片有效面積的長邊保持和東西方向一致,當太陽從東向西運動一段時間段時,能保證從菲涅爾透鏡匯聚過來的太陽光焦斑完全匯聚到聚光太陽能電池芯片的有效面積上。
本發明中,作為變行實施例,有效面積的長和寬可以交換過來設定制作,聚光太陽能電池芯片的正、負電極也可以交換過來設定制作,U形負電極可以任意布局在電池表面的任何三端面。故本發明的權利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書限定的范圍為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聚合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聚合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5837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