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森林環境監測傳感器供電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257579.X | 申請日: | 2014-06-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0967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7 |
| 發明(設計)人: | 李文彬;張哲;陳明闊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林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N11/00 | 分類號: | H02N1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森林 環境監測 傳感器 供電 裝置 | ||
1.一種森林環境監測傳感器供電裝置,包括散熱氣流管(1)、散熱片(2)、溫差發電片(3)、全玻璃真空太陽能集熱管(4)、導熱片(5)和電能收集模塊(6),其特征在于:
散熱氣流管(1)埋在土壤深處,呈U型狀態;散熱氣流管(1)兩端均直接露出土壤,與空氣接觸;散熱氣流管(1)左端端口略高于地面(7);散熱氣流管(1)右端端口略高于凸出地面(7)的錐狀土壤堆頂端,散熱氣流管(1)右端端口位置斜對散熱片(2);
全玻璃真空太陽能集熱管(4)與地面(7)形成大于或等于30°夾角傾斜放置;全玻璃真空太陽能集熱管(4)一端嵌入貼合導熱片(5);
導熱片(5)與溫差發電片(3)熱端貼合,溫差發電片(3)的冷端與散熱片(2)貼合;
當光照到全玻璃真空太陽能集熱管(4),管內外表面溫度升高,向導熱片(5)迅速傳熱;導熱片(5)將熱量傳遞到溫差發電片(3)熱端,溫差發電片(3)熱端溫度上升,熱量從溫差發電片(3)的熱端通過溫差發電片(3)熱電偶臂轉移到溫差發電片(3)冷端;隨著溫差發電片(3)冷端熱量累積,溫差發電片(3)冷端及散熱片(2)溫度升高;
由于散熱氣流管(1)內流出的空氣溫度遠低于散熱片(2)溫度,形成大溫差熱對流,熱對流吹向散熱片(2),致使溫差發電片(3)冷端溫度下降,溫差發電片(3)兩端有效溫差升高,當溫差發電片(3)產生的溫差電壓達到電能收集模塊(6)啟動電壓,電能收集模塊(6)開始啟動;
電能收集模塊(6)向森林環境監測傳感器供電,通過森林環境監測傳感器采集空氣溫度、空氣濕度、土壤溫度、土壤濕度、光照強度和風速等環境數據信息,經過傳感器通信網絡以數字信號的形式傳輸至計算機數據通信端口,最終到達計算機終端,進行數據處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森林環境監測傳感器供電裝置,其中散熱氣流管(1)、散熱片(2)材質為易散熱材料,導熱片(5)材質為易導熱材料,導熱片(5)導熱系數高于散熱片(2)導熱系數,散熱氣流管(1)傳熱系數高于散熱片(2)的傳熱系數。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森林環境監測傳感器供電裝置,其中散熱氣流管(1)管口方位豎立向上,保證與散熱片(2)空間位置側向相對。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森林環境監測傳感器供電裝置,其中導熱片(5)貼合安裝于全玻璃真空太陽能集熱管(4)管壁,保證所述導熱片與所述全玻璃真空太陽能集熱管(4)的良好傳熱。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森林環境監測傳感器供電裝置,所述散熱片(2)空間方位處于全玻璃真空太陽能集熱管(4)的軸線方向,保證與空氣介質良好接觸。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森林環境監測傳感器供電裝置,其中所述溫差發電片(3)材質為兩種不同半導體熱電材料;溫差發電片(3)位置固定在與全玻璃真空太陽能集熱管(4)軸線方向,并通過粘性物質與相鄰的導熱片(5)以及散熱片(2)良好貼合。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森林環境監測傳感器供電裝置,所述的電能收集模塊(6)包括LTC3108轉換器、LPR6235-752SML升壓變壓器和外接鋰電池及存儲電容器;電能收集模塊(6)與溫差發電片(3)兩端接線柱相連,整個電能收集模塊(6)固定位置及連線方式不限,保證溫差發電片(3)兩端連接LTC3108轉換器,轉換器連接LPR6235-752SML變壓器,變壓器為外接鋰電池及存儲電容器供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林業大學,未經北京林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57579.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