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氣動破碎錘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257087.0 | 申請日: | 2014-06-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283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0 |
| 發明(設計)人: | 慎志東;張曉芳;魏麗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東華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2C1/00 | 分類號: | B02C1/00 |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吳立 |
| 地址: | 04601***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動 破碎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氣動破碎錘,屬于井下巷道底面破碎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煤礦巷道掘進完成后還未進行回采時,巷道底面受各種應力作用常出現嚴重鼓包、變形即底鼓,嚴重影響進行下一步的工作面的掘進工作。現在主要是靠人工借助簡單的工具,對底鼓進行破碎,再將破碎煤巖裝到皮帶輸送機上進行清理,所以用現在的工藝清理底鼓速度慢,工人的勞動強度大,耗費人力。目前,國內外在裝煤機及破碎機方面均有產品問世,但多臺機械在井下狹窄巷道作業非常不便,不適合用于狹窄的巷道底鼓清除。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小型的氣動破碎錘,能夠實現狹窄巷道底鼓破碎的機械化,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氣動破碎錘,包括機架、行走輪、扶手、支承臂、破碎錘、破碎氣缸和支撐氣缸,機架的下部安裝有多個行走輪,機架的后端固定安裝有扶手,L形的支承臂一端鉸接在機架的中部,支承臂的另一端伸向機架的前方并與破碎錘的上端鉸接,破碎氣缸的缸體鉸接在支承臂的中部且活塞桿端部與破碎錘鉸接,支撐氣缸的缸體鉸接在機架上且活塞桿端部與支承臂的前部鉸接。
所述的機架的前端固定安裝有氣缸式的前支承,所述前支承的下端垂直向下并固定安裝有底靴。
所述的機架的前端并列安裝有兩個前支承。
本發明同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在小型的巷道中清除地面的底鼓,只需手推至工作點,開啟氣動系統使破碎錘上下動作對底鼓進行破碎,實現了底鼓破碎機械化,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機架前的前支承使本發明在工作點可直接固定在地面上進行破碎工作,不需工人手扶,解放了雙手去做其他的工作,節省了勞動力。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中機架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機架,2為行走輪,3為扶手,4為支承臂,5為破碎錘,6為破碎氣缸,7為支撐氣缸,8為前支承。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本發明氣動破碎錘,包括機架1、行走輪2、扶手3、支承臂4、破碎錘5、破碎氣缸6和支撐氣缸7,機架1的下部安裝有多個行走輪2,機架1的后端固定安裝有扶手3,L形的支承臂4一端鉸接在機架1的中部,支承臂4的另一端伸向機架1的前方并與破碎錘5的上端鉸接,破碎氣缸6的缸體鉸接在支承臂4的中部且活塞桿端部與破碎錘5鉸接,支撐氣缸7的缸體鉸接在機架1上且活塞桿端部與支承臂4的前部鉸接。
所述的機架1的前端固定安裝有氣缸式的前支承8,所述前支承8的下端垂直向下并固定安裝有底靴。
所述的機架1的前端并列安裝有兩個前支承8。
工作過程:
手推扶手3將機架1推至工作點,使破碎錘5下端對準待破碎的底鼓;
控制前支承8下端伸出底靴撐在地面上,使本發明固定在地面上;
開啟氣動系統,使破碎氣缸6和支撐氣缸7運作,操控支承臂4前的破碎錘5連續地垂直下落重擊在底鼓上,使其破碎,實現了底鼓破碎機械化,節省了勞動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東華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山西東華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5708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