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污染底泥環(huán)保疏浚系統及其疏浚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256686.0 | 申請日: | 2014-06-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054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7 |
| 發(fā)明(設計)人: | 康興生;馬濤;李剛;孫豐凱;顧俊杰;王睿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環(huán)境保護科學研究設計院 |
| 主分類號: | E02F3/88 | 分類號: | E02F3/88;E02F3/90 |
| 代理公司: | 濟南日新專利代理事務所 37224 | 代理人: | 王書剛 |
| 地址: | 250013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污染 環(huán)保 疏浚 系統 及其 方法 | ||
1.一種污染底泥環(huán)保疏浚系統,包括船體和吸泥方箱,其特征是:船體上設置有綜合控制室、船位GPS定位儀、定位樁和卷揚機,卷揚機通過纜索與吸泥方箱連接;吸泥方箱通過吸泥管道與吸泥泵連接,吸泥管道在吸泥方箱內的一端設有過濾網;吸泥方箱的一側設置有底泥GPS定位儀和水深儀,另一側設置有水下照明燈和水下攝像機,吸泥方箱內設置有射流裝置,吸泥方箱的底部設置有密封裝置;吸泥方箱的頂部設置有排氣管,排氣管上設置有排氣閥;船體上的綜合控制室內設有控制器,卷揚機、吸泥泵、射流裝置、密封裝置和排氣閥均與該控制器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底泥環(huán)保疏浚系統,其特征是:所述吸泥方箱內部的射流裝置,由高壓水泵、布水裝置和活動噴嘴組成,高壓水泵和布水裝置安裝在船體上,布水裝置由配水主管和連接在配水主管上的配水支管構成,每個配水支管上安裝有控制閥門,高壓水泵的出水口與布水裝置的配水主管連接,箱體內的頂板和四個側板上均設置有活動噴嘴,每個活動噴嘴通過連接管與一個布水裝置的配水支管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底泥環(huán)保疏浚系統,其特征是:所述密封裝置,包括密封簾卷揚機、拉繩卷揚機、導向輥、密封簾和拉繩,密封簾卷揚機和拉繩卷揚機安裝在吸泥方箱的頂端兩側,在吸泥方箱的兩個側面的上下均安裝導向輥,密封簾卷揚機上纏繞有密封簾,密封簾的外端連接在拉桿上,拉繩卷揚機上纏繞有拉繩,拉繩與拉桿在吸泥方箱的底部連接在一起。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底泥環(huán)保疏浚系統,其特征是:所述密封裝置,包括密封卷揚機、左拉繩、右拉繩、布簾拉繩、密封布簾和導輥;左拉繩、布簾拉繩和右拉繩分別設置在吸泥方箱內部的左側、中間和右側;左拉繩和右拉繩的上端穿出吸泥方箱的頂板并穿過設置在吸泥方箱頂板上的導輪纏繞在密封卷揚機上;左拉繩和右拉繩的下端繞過設置在吸泥方箱左側板和右側板底部的導輪以及設置在吸泥方箱內底部前后板之間的導輥分別與密封布簾的兩端連接;布簾拉繩的上端穿出吸泥方箱的頂板并穿過設置在吸泥方箱頂板上的一個導輪纏繞在密封卷揚機上,下端通過連接桿與密封布簾的中部連接;左拉繩和右拉繩在密封卷揚機上的纏繞方向一致,布簾拉繩在密封卷揚機上的纏繞方向與左拉繩和右拉繩的纏繞方向相反;密封卷揚機安裝在吸泥方箱的頂板上。
5.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污染底泥環(huán)保疏浚系統的疏浚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1)船體就位:利用船位GPS定位儀,按照底泥污染調查情況,將載有一定規(guī)格和數量的吸泥方箱的船體駛入指定疏浚區(qū)域;
(2)吸泥準備:船體就位之后,通過定位樁、底泥GPS定位儀和水深儀,調整船體和吸泥方箱的位置,使吸泥方箱到達疏浚區(qū)域正上方,通過定位樁使船體固定;然后開啟卷揚機、水下照明燈和水下攝像機,對吸泥方箱周邊水域、地形環(huán)境進行實施監(jiān)測,通過纜索緩慢下放吸泥方箱,下放過程中密封裝置和吸泥方箱頂部排氣管上的排氣閥處于開啟狀態(tài),到達指定位置和指定深度后,通過控制室的控制器啟動吸泥方箱底部的密封裝置,關閉箱底,使吸泥方箱密封,同時關閉排氣管上的排氣閥;重復上述過程,在指定疏浚區(qū)域,按照設計陣型,布置一定數量的吸泥方箱,完成全部吸泥準備工作;
(3)環(huán)保吸泥:通過控制室的控制器,按照底泥污染現狀調查情況,控制吸泥方箱內的射流裝置,使各個不同位置的活動噴嘴,按照設計要求和水下底泥實際地質情況,攪動吸泥方箱內不同位置的受污染底泥,使其呈現懸浮狀態(tài),同時開啟吸泥方箱外部的吸泥泵,將懸浮狀態(tài)的污染底泥全部吸至指定區(qū)域;該過程中,控制吸泥泵的流量大于射流裝置的流量,從而保證在射流裝置的攪動過程和吸泥泵的吸泥過程中吸泥方箱內整體呈負壓狀態(tài),最終保證密封裝置的密封效果,防止內部懸浮狀態(tài)底泥溢出吸泥方箱,造成二次污染;
(4)移位準備:吸泥工作完成后,關閉射流裝置,通過水下照明燈和水下攝像機,觀察懸浮底泥狀態(tài),待其靜沉后,開啟吸泥方箱底部的密封裝置,同時通過水下照明燈和水下攝像機對吸泥裝置周邊水域、地形環(huán)境進行實施監(jiān)測,然后開啟卷揚機,通過纜索逐個提升吸泥方箱,完成移位準備過程;
(5)船體移位:利用船位GPS定位儀,在完成上一疏浚任務后,將船體準確移出已完工疏浚區(qū)域,進入下一指定疏浚區(qū)域,重新開始上述步驟,直至完成全部疏浚工作任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環(huán)境保護科學研究設計院,未經山東省環(huán)境保護科學研究設計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5668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彈簧熱處理架
- 下一篇:一種大肚子茶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