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鈮酸鹽固溶體材料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254923.X | 申請日: | 2014-06-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1749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5-12-23 |
| 發明(設計)人: | 史海峰;楊莉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4B35/495 | 分類號: | C04B35/495;C04B35/6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4122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鈮酸鹽 固溶體 材料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材料制備領域,特別是提供了一種鈮酸鹽固溶體材料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20世紀以來,人類在享受迅速發展的科技所帶來的舒適和方便的同時,不得不品嘗隨之帶來的環境惡化的后果。在各種環境污染中,最普遍、最主要和影響最大的是化學污染。因而,有效地控制和治理各種化學污染物對構成人類生存最基本的水資源、土壤和大氣環境的破壞是環境綜合治理中的重點,開發能把各種化學污染物無害化的實用技術是環境保護的關鍵。光催化技術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從20世紀70年代逐步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環保技術。它利用半導體氧化物材料在光照下表面能受激活化的特性,利用光能可有效地氧化分解有機物、還原重金屬離子、殺滅細菌和消除異味。由于光催化技術可利用太陽能在室溫下發生反應,比較經濟;光催化劑TiO2自身無毒、無害、無腐蝕性,可反復使用;可將有機污染物完全礦化成H2O和無機離子,無二次污染,所以有著傳統的高溫、常規催化技術及吸附技術無法比擬的誘人魅力,是一種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的綠色環境治理技術。
固溶體是工程金屬材料中最主要的使用組織。在一般合金中使用的固溶體有下列一些特點:由于溶入一些合金元素,合金的強度和硬度總是比純金屬的強度、硬度高一些,這也是強化金屬的一個方法,叫做固溶強化。通常,極少量合金化時強度變化比較顯著,再增加溶質含量強度增加得不很顯著了,但是置換溶質的情況下,含量約50%左右的時候強度比較高。通常鋼鐵材料通過固溶強化提高的強度水平不超過幾十兆帕。固溶體的強度、硬度和其它性能顯然是組成元素和含量的函數。通常,間隙固溶的元素在合金中造成強化要比置換固溶的元素造成的強化大得多。這是由于間隙固溶時原子完全擠在溶劑原子的點陣空隙中,在固溶體中造成顯著的應變。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鈮酸鹽固溶體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得到實現:
(1)碳酸鈉(Na2CO3)、氧化鈮(Nb2O5)、氧化鉍(Bi2O3)、氧化鉻(Cr2O3)、氧化鐵(Fe2O3)和氧化鑭(La2O3)按照一定的摩爾比例混合研磨,在950-1150℃高溫燒結。
(2)煅燒時間5~12h,即可制備得到鈮酸鹽固溶體。
本發明鈮酸鹽固溶體采用混合研磨、高溫燒結的方法合成。本發明所述的方法制作較簡單,清潔無污染,產品質量優良,易于實現工業化。
附圖說明
圖1為發明化合物的掃描電子顯微鏡照片。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一:2.0133gNa2CO3、5.0499gNb2O5、0.4659gBi2O3和0.1519gCr2O3混合研磨,然后在950℃的高溫爐中燒結10h。最后使樣品自然降溫,得到鈮酸鹽固溶體(NaNbO3)0.95(BiCrO3)0.05。
具體實施方式二:1.8358gNa2CO3、4.6048gNb2O5、0.0570gLa2O3和0.0266gCr2O3混合研磨,然后在1150℃的高溫爐中燒結5h。最后使樣品自然降溫,得到鈮酸鹽固溶體(NaNbO3)0.99(LaCrO3)0.0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南大學,未經江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5492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