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金屬礦選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254791.0 | 申請日: | 2014-06-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843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08 |
| 發明(設計)人: | 陳咸均 | 申請(專利權)人: | 灌陽縣陳工選礦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3C1/16 | 分類號: | B03C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 地址: | 541600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金屬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礦產機械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金屬礦選設備。
背景技術
當前,金屬礦的篩選一般采用“高梯度磁選一粗一精選”傳統工藝,即,
目前,金屬礦篩選設備工藝流程主要包括:鐵礦礦石經破碎機破碎與振動篩篩分、球磨機磨礦與分級機分級,礦物質選別,如重選、浮選與電選等;礦物質脫水,包括濃縮、過濾、干燥等生產流程,選礦設備包括給料機、破碎機、球磨機、分級機、振動篩、搖床、磁選機、攪拌筒、浮選機等設備。現有的磁選設備存在的人工費用高,效率低,生產原料處理時間過長的缺點,而且生產原料產生有毒物質對工人的身體還會造成傷害。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工作效率高、降低生產成本,提升員工工作環境的金屬礦選設備。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金屬礦選設備,包括支架、傳送帶、礦倉、滑槽、第一收集器和第二收集器,所述礦倉置于機架上方,所述滑槽一端與礦倉的底部連接,另一端傾斜與機架連接,所述第一收集器內嵌在機架內,并靠近滑槽與機架連接處,所述第二收集器設置在機架上,所述傳送帶一端置于滑槽的上方,另一端置于第二收集器的上方,所述傳送帶與滑槽平行;
所述傳送帶包括環形皮帶、主動滾輪和從動滾輪,所述主動滾輪置于滑槽的上方,從動滾輪置于第二收集器的上方,所述環形皮帶首尾連接并環繞主動滾輪和從動滾輪繃緊,所述主動滾輪為永磁磁鐵材料。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半機械化的磁選裝置可以有效節省人工成本,降低生產成本;2、半機械化的磁選裝置結構簡單,效率高。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技術方案,所述礦倉下端設置有可以控制礦石下流的閥門。
進一步技術方案,所述第一收集器和第二收集器的頂部均設置有紅外感應報警設備。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閥門可以控制礦石下流的流量,提升選礦精度;2、紅外感應報警設備可以有效感應第一收集器和第二收集器是否收集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金屬礦選設備主視圖。
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支架;
2、傳送帶,21、主動滾輪,22、從動滾輪,23、環型皮帶;
3、礦倉,4、滑槽,5、第一收集器,6、第二收集器,7、紅外感應報警設備,8、閥門。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發明,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范圍。
如圖1所示,一種金屬礦選設備,包括支架1、傳送帶2、礦倉3、滑槽4、第一收集器5和第二收集器6,所述礦倉3置于機架1上方,所述滑槽4一端與礦倉3的底部連接,另一端傾斜與機架1連接,所述第一收集器5內嵌在機架1內,并靠近滑槽4與機架1連接處,所述第二收集器6設置在機架1上,所述傳送帶2一端置于滑槽4的上方,另一端置于第二收集器6的上方,所述傳送帶2與滑槽4平行;
所述傳送帶2包括環形皮帶23、主動滾輪21和從動滾輪22,所述主動滾輪21置于滑槽4的上方,從動滾輪22置于第二收集器6的上方,所述環形皮帶23首尾連接并環繞主動滾輪21和從動滾輪22繃緊,所述主動滾輪21為永磁磁鐵材料。
所述礦倉3下端設置有可以控制礦石下流的閥門8。
所述第一收集器5和第二收集器6的頂部均設置有紅外感應報警設備7。
實施本裝置,粉碎后的金屬礦石從礦倉3通過閥門8沿滑槽4下滑,下滑到主動滾輪21的時候,主動滾輪21吸引金屬礦石上環形皮帶23,主動滾21輪轉動,并帶金屬礦石轉上環形皮帶23上端,并隨環形皮帶23下滑到第二收集器6,混雜在金屬礦石中的雜物會繼續隨著滑槽4下滑到第一收集器5,從而實現金屬礦石和雜物分離。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灌陽縣陳工選礦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經灌陽縣陳工選礦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5479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