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濃度有機污水處理新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253344.3 | 申請日: | 2014-06-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2715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1-27 |
| 發明(設計)人: | 蔣壽悟 | 申請(專利權)人: | 蔣壽悟 |
| 主分類號: | C02F3/30 | 分類號: | C02F3/30;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3200 江蘇省淮安市淮安***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濃度 有機 污水處理 新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環境治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對該類污水尚無理想、節能、有效的處理方法。國外由于能源供應充足,多采用濃縮蒸發處理方法;國內多試用二級生化處理方法。
發明內容
二級生物化學處理工藝是:將高濃度有機污水去除懸雜物和沉淀去除易沉固體泥沙,而后溶液進入生物化學處理工藝。具體手段是用細菌吃掉污染物,既所謂降解污染物。生化處理進一步分為厭氧菌處理和好氧菌處理。再進一步將死亡菌體—污泥分離,采用二沉池、濃縮池,壓濾出污泥餅,排出上清液。作為處理后的清污水排入江河自然水體。
二級污水處理工藝對城市生活與工業混合污水處理有效,對高濃度有機污水:
第一,處理效果極差(比如味精、醫藥等)達不到國家排放標準,這是一個主要問題。
第二,某些高濃度有機污水在二級生化處理后,即使達到國家綜合排放標準,允許排入江河,實際上仍污染江河,很不合理。處理后的排放水中污染物,以COD(化學耗氧量)為例尚有350mg/L。而地面水水質(即河水、湖水)標準COD為10--25mg/L,相差10幾倍,特別是干旱、半干旱區河道,在非雨季節根本沒有納污量。河中流水全是工業污水,致使我國城市河道盡被污染,這也是我國環境界尚未解決的重大實際問題——就是說處理后的工業污水是在達到排放標準的情況下排入江河,仍熱污染江河。江河水沒有納污量,置污染于束手無策!
第三、對高濃度有機污水,采用濃縮耗能太高,花不起運轉費。二級生化污水處理工藝對其很不穩定,工廠投資巨大,很難下決心使用生化處理,使我國此類污水治理處于停滯。
第四、高濃度有機污水中的物質,排入江河是嚴重污染。用于農業灌溉,是很好的肥源和水源。以其中氮磷為例是正常農田需要,但是對于環境而言,去除污水中的氮、磷是保障江河不被污染的重要關鍵。基于以上兩者表現出單純的環境治理,與農業發展極不協調,是大聲呼救環境治理需要時,治理技術上存在一大問題,也是環境與農業在技術上的阻斷。環境技術要求花費很大代價,不惜采用不過關的技術,將環境認為的污染物從高濃度有機“污水”中取出污染物質;而這個“污染物質”正是農作物的直接需要——肥料,是符合農灌標準的水源。這種技術阻斷給工業和農業皆帶來損害,當然環境也同樣受損害。
因此,高濃度有機污水現有治理技術,給工業直接帶來損失;實施現有治理技術后,排入江河,也給環境帶來損害,面對國內現實是沒有一條未被污染的城市河道;高濃度有機污水本應對農業作出貢獻,由于反其道而行的治理技術,給工業、農業、環境、社會經濟皆帶來損失。也就是說,現有高濃度污水處理技術,造成了工廠直接經濟損失,給環境帶來損失,給社會效益也帶來損失,是經濟、環境、社會三個效益的負統一。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以少量投資、運行費來解決的實用、可行方案。
該方案對工廠有直接經濟效益;排放不進入河道,具備環境效益;給農業帶來符合農灌標準用水和含氮、磷肥料水,有社會效益,表明該技術具備經濟、環境、社會三個效益的統一。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先將工廠中排出的高濃度污水進行固液分離,干燥分離出的固體;使分離出的液體與工廠的稀污水混合,降低污水濃度,將混合后的污水通過排出管線排入多級農灌渠內,逐級曝氣降解,再后將滿足排放標準的水排入農田,灌溉農作物。
下面根據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
首先工廠排出的高濃度污水進行固液分離,可使用高速離心機進行分離,將分離出的固體在干燥機內干燥。分離后的液體與中濃度、低濃度污水混合,匯入總排口。再經排放管線排入離工廠不遠的農灌渠內。該農灌渠分成幾級,用壩體分隔,為每一級配置必要的排灌、曝氣等設備,滿足處理污水的條件。逐級對污水進行處理,使其達到國家排放標準,排入農田灌溉,由土壤對菌體分解。農灌渠按要求可分成幾級,以將厭氧和好氧交替處理。
本發明投資少,運行費低,易于控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蔣壽悟,未經蔣壽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5334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生物-生態復合污水處理池
- 下一篇:一種污水處理過程中真菌的固定方法





